临近午时,乌云蔽日,北风呼啸,冰冷如刀,漫长的队伍穿梭在丘陵之间,缓缓向东行进。
数十骑离开队伍,往北面一处为旱田环绕的土丘而去,那座土丘边上有一处村庄,鸡鸣犬吠,洋溢着浓郁的田园气息。
而土丘顶上的烽燧,以及迎风招展的旗帜,却给村庄渲染出些许杀气。
村庄边上空地,系着数十匹马,村内,李笠正在巡视鸡舍。
这里的鸡舍布局,一如当年的白石村鸡舍那样,几乎是一模一样,人工饲养的蚯蚓,让公鸡、母鸡、小鸡茁壮成长。
专门培训的养鸡户,全家四口人打理着鸡舍,看着这些人忙碌的身影,李笠想起当年自家养鸡的情形。
小旗莫栏子,操着淮南方言,向到访的贵客介绍“栅”里的情况。
“栅”,是徐州军屯的一个聚落“单位”,即木栅围起来的营地,居住其中的屯兵、屯民,户数在四十户左右。
按一户五口计,“栅”的定居人数大概有二百人左右,其实是半军、半民的聚落。
“小旗”,是“栅”的主官,和佐吏一起,既要负责组织兵、民种田,又要组织兵、民进行基本的军事训练。
并且维持治安、抵御盗贼。
莫栏子简要介绍了“栅”里的情况,包括开垦的荒地面积、今年的收成、屯兵和屯民的情况。
以及通邮情况、周边地区的治安状况,还有继续开荒可能面临的一些困难。
莫栏子特地提起:“这地方有狼,三五成群,大伙下地干活,极易受到袭击,前个月,我们栅就有十个人遇袭,虽然保住命,但伤得不轻。”
李笠拿着鹅毛笔,在小本子上做记录,听到这里,问:“狼多?那意思是附近树林茂密,野物不少?”
莫栏子点点头:“嗯,周围树林、水泽多,当初,若不是军中派人来这里砍伐树林、立栅,光靠我们这二百来人,根本就没法在此安家落户。”
“不光我这里,附近几个栅,都被狼骚扰,烦得很。”
“我听说他们提起了,这是个问题。”李笠翻了翻小本子,说:“年后,我让人组织狩猎队,在这片地区专门打狼,让你们安心种田。”
莫栏子闻言松了一口气,又问:“君侯,我们能多种麦子么?种油菜,感觉心里不踏实,也没法多上缴粮食。”
“你的担心没错,换做我,也觉好不容易开垦出来的地,全都种上粮食,心里才踏实。”
李笠把本子收好,拍拍老兵的肩膀:“但是,眼光一定要放长远些,这片地区新开垦的地都是生地,种粮食产量低,收成连自己都养不活。”
“公廨不靠你们开荒攒出的这点粮食,莫要担心。”
“所以,先多种油菜,可以换粮食,放心,寒山那里粮食很多,运过来,扣去消耗,足够栅里二百来人的口粮。”
“过得三五年,局面打开了,增加粮食种植面积,慢慢自给自足,再开垦更多农田,既要种麦子,也要种油菜。”
“一定要记着,你们不是孤军奋战,那么多栅,撒在辽阔大地上,是要扎进土里的。”
“我要在徐州,种出参天大树,你们就是树根,无数的根,必须克服困难,扎进土里,越深越好。”
“你们不是自己养活自己,粮食不够,寒山那边一定会运来,你们的职责,就是开垦荒地,占地盘,牢牢控制这块地盘。”
“无论是野兽,还是流寇、强盗,亦或是那些强宗著姓,都没法把你们从这块地盘上赶走,你们扎根在这里,就是最大的功劳。”
“就像打仗,我让你们守住城门,你们就一定要守住城门。”
莫栏子跟随李笠打过仗,对‘李三郎’的本事佩服至极,现在听李笠这么嘱托,和其他几位同袍拍着胸膛保证:
“君侯放心,我们驻扎在这里,什么野兽、强盗,再别想把地盘占了!”
“好!”李笠笑起来,“如今战事告一段落,我会安排更多的将士、百姓屯田,你们这里,不会冷清了。”
。。。。。。
栅外,在这片地区‘驻点考察’的祖珽,看着眼前一片田地,又看看远处绵延不绝向东行军的兵马,感慨万千。
齐军四路兵马几近全军覆没,扶风王可朱混元阵亡,他没想到,战争是以这样的方式结束战争。
更没想到,李笠不是先守后攻,而是选择主动出击、野战决胜。
绝对的信心,绝对的实力,绝对的胜利。
祖珽心中感慨,他认为,从今往后,这就是各地消息灵通人士对李笠的印象。
一个骁勇善战、几近于不败的方镇大将,却因为出身微寒,不可能被士族子弟亲近,一旦求贤若渴,必然成为寒门子弟投奔的极佳目标。
祖珽为自己的选择感到庆幸,不仅是因为此战大捷,也因为这段时间,在军屯区的所见所闻。
军屯,古来有之,没什么稀奇的,但是,徐州实行的军屯,又有不同。
祖珽仔细研究了一段时间,理出了李笠军屯的思路。
以军人为骨干,带领百姓(无地流民为主)一起开荒、屯田,队伍是按照军队的编制来编成,为屯兵制。
但各级编制,有些奇特。
李笠的屯兵制,名为“卫所制”,各级军职及统领兵力如下:
卫指挥(管5个千户共5600人)>千户(管10个百户共1120人)>百户(管两个总旗共112人)>总旗(管5个小旗共55人)>小旗(管10人)。
这是屯兵(卫所兵)的序列,每个兵,拖家带口,等同于一户,然后每个屯兵户,管三个屯民户。
于是,屯兵(含屯民)的屯田聚落,为以下各级:
卫(主官卫指挥)>堡(主官千户)>塞(主官百户)>垒(主官总旗)>栅(主官小旗)。
每一级聚落,有固定的屯田户数。
卫(管五个堡,两万户)>堡(管十个塞,四千户)>塞(管两个垒,四百户)>垒(管五个栅,二百户)>栅(四十户)。
这个规模,已经明显不是单纯的种田需求,祖珽一开始以为,这是耕战结合的军制。
屯兵(含屯民)农忙种地,农闲操练,有需要时,这些屯兵会随军作战。
就像西贼(西魏,现在的周国)目前实行的府兵制那样。
然而,李笠在徐州试行的屯兵制(卫所制),屯兵(卫所兵)不参与作战,而是维持地方治安。
屯兵各级主官及其僚佐,在屯田地区,承担着各级官吏的职责,屯兵不是战兵,更像是维持治安的里吏及白直。
所以,这不是军事制度,是披着军屯‘皮’、以行政区为‘骨’的屯兵制(卫所制)。
卫、堡、塞、垒、栅,既是各级屯田聚落,也是各级地方行政区,或许可以对应郡、县、乡、里、村。
这是独立于现有州、郡、县(以及县之下的乡、里)的另类行政区,其目的,祖珽大概琢磨出来了:
军屯打开局面后,公廨有了稳定的税收和劳动力,以及对乡、里一级的绝对控制能力,下一步,就是对治下现有土地的所有者们开刀。
清点田亩,清查户口,对豪强大户、强宗著姓征田租、户调,征发劳役。
不缴者,后果自负。
这种话没人敢随便说,但李笠一定敢,因为李笠有绝对的武力,刚刚结束的大战,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祖珽知道李笠有绝对的底气,在徐州地界说这话,进一步推行屯兵制(卫所制)。
不仅如此,新‘收复’的一些地方,是李笠麾下将领镇守,那里,同样也会实行军屯。
李笠要以屯兵制‘扎根’地方,站稳脚跟后,和地头蛇们争夺土地、人口、资源。
屯兵制的兵,其实是‘维持治安’和守城的羸兵,野战决胜的战兵,通过募兵制来解决。
用募兵抵御外敌,如同大树的树冠一般,为树下百姓遮风挡雨。
用屯兵控制地方。如同大树的根,深入地下,汲取源源不断的养分,让大树茁壮成长。
而推行屯兵制,以军队组织流民屯田,既能让立功将士分得田地(待开垦的荒地),又安置无地流民,并且聚拢人口,一举多得。
祖珽这段时间‘蹲点’考察屯兵制,发现这制度实行得不错,且结构已经完善。
若能正常实行下去,不出数年....
然而,在屯田打开局面前,必须持续投入足够多的钱粮,才能保证无数的‘根’,扎入土壤里,并活下来。
这么多钱粮,从哪里变出来?
祖珽想到这里,看向身后那如同村落的“栅”。
一个“栅”,四十户,二百余口人,靠着开垦的荒地,种不出多少粮食,得靠寒山那边供养。
供养一个“栅”,消耗可不低,无数个“栅”,要如何养活?
他不知道李笠要如何凑钱粮,却知道,徐州东北境,通航运渎两岸,最先屯田的地区里,无数的“栅”,已经活下来了。
经此一战,谁都看清楚徐州猛虎的爪牙有多锋利,想来,短时间内,不会有人敢撩拨这头猛虎。
那么....到底要如何变出这么多钱粮,来让无数的根,奋力扎进土里、活下来?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