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入冬后的第一场雪,来得有些猛烈,虽然是中午,但天空一片昏暗,雪花飞舞,北风冷冽。
风吹在窗户上,发出些许动静,使得李笠下意识望向窗口。
镶嵌着许多玻璃的窗户,能在防风的同时,保证透光度,但是因为天色昏暗,所以房间里还是点起了煤气灯。
煤气灯的光芒,让房间变得明亮起来,李笠收回视线,看向眼前书架。
书架为活动书架,虽然占据了一堵墙的位置,却可以沿着轨道前后移动,露出后面同样大小的其他书架。攫欝攫欝
书架上的书,放得满满当当,李笠走到书架前,伸手拿出一本,翻看起来。
书名,很厚,不仅有文字,还有示意图,讲述的是军事行动中,后勤保障的各项知识,以及注意事项。
此书有目录,分章节,由浅入深,向读者介绍相关内容。
佐以示意图,以及大量的数据表格,可以让读者通过认真阅读,了解军事后勤保障的各个环节,以及基本的实施方法。
学了理论,再佐以数年的基层实践,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就能真正掌握这项技能。
一个从未接触过军事后勤的人,只要识字,在军校经过学习和实践,数年内,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初级军需官。
若按传统的方式,要具备如此能力,得先跟着军吏做事,跑腿、打下手,闷头做事,做个几年。
“态度端正”了,“师傅”才会开始教授真本事。
譬如教算数,教写字,教如何调配人力、物力,教如何管人,
再熬个几年,基本掌握相关知识,才算是出师。
这种“传统培养方式”,类似师傅带徒弟的学徒制,和军校教育的差别,以厨艺来作比较,等于厨艺学校收学费培训学生与大厨带徒弟出师的区别。
李笠将书放回书架,看着琳琅满目的书籍,十分满意。
这些书籍,都是军校的教材,记录着各类军事知识,若是以往,可作为将门的家传绝学。
包括后勤保障、运输,行军、扎营的知识和注意事项,如何开展侦查以及反侦察,各类战术、阵型的使用等等,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
各级军校以此为教材,对学员进行培训,培训合格的学员,再到基层带兵实践,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就能成为合格的初级、中级军官。
然后在战争中成长,只要能活下来,并善于总结、归纳实战中的各种经验教训,或者进行下一级的深造,这些军官之中,就会诞生高级指挥人才。
所谓高级指挥人才,指的是能驾驭数万乃至十余万大军协同作战的将领,即所谓“帅才”。
这样的人,只有极少部分是无师自通的天才,绝大部分,都是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宿将。厺厽 妙书苑 miaoshuyuan.com 厺厽
其大军团作战级别的指挥能力,是血和泪浸泡出来的。
若想仅凭学校教育就教出如此人才,那是妄想,但必要的理论学习,是培养高级指挥人才的办法之一。
因为有些苦和经验教训,不需要亲自经历;有些心得,并不是必须自己经历后才能总结。
大量的军事知识和经验,不需要通过时间来积累,有了系统化的教育,就可以实现知识的传承,可以缩短一个人成才所需的时间。
然而,各级军校出现后,想要短时间内将军队改造成功,那是妄想。
因为这个时代,“传统”军队特点是部曲制大行其道,军队的真正战斗力,是各级将领的部曲私兵。
想要从整体上提升官军的战斗力,光靠军校培养初级、中级军官,还不行。
不一会,皇子们到,其中也包括皇太子李昉,李笠很快便开始了家庭教育:军事教育。
李家的根基是军功,所以不能忘本,皇族想要守住江山,也必须知兵。
李笠现在讲的课,是军队构成:
“一支军府营兵,兵力五千,那么,这支军队的构成,大致如下...”
李笠摊开一个示意图,向儿子们讲解眼下常见外军的典型构成。
“五千人中,两千是缺额,实际只有三千兵。”
“三千人中,大概一千兵有基本的训练,其他两千人,平日里打杂,帮佣,赚钱养家糊口,给各级将领当干杂活,如同奴仆。”
“那一千有基本训练的兵当中,大概只有三百人左右,有胆量和敌兵肉搏。”
几个不太懂军队实际情况的皇子,听到这里目瞪口呆:账面上五千兵力的军府营兵,实际能打硬仗的,就只有三百人?
这还打什么仗啊!好像也就只能剿匪而已。巘戅妙书苑巘戅
“注意,将领的部曲并不算在内,因为部曲是私兵,算是将领的私产。”
李笠说到这里,点出关键:将领自带的部曲,才是普通军队战斗力的保障。
将领想要掌军,也得靠部曲,否则说的话没人听,根本就指挥不动下面的兵。
至于部曲的数量,得看将领的财力。
将领的财力雄厚、家境优渥,就能养更多的部曲,兵力数百乃至数千,还能养马。
譬如梁国时,开国勋臣夏侯氏家族,聚居寿阳、合肥一带,自家部曲有数千,马匹上千。
作战时,夏侯家的部曲既能协助郎主管军,还能作为精锐骑兵担任突击任务,随着郎主冲锋陷阵。
普通军队,将领们依靠自带部曲保证战斗力,至于其他兵,全都是鸡肋。
既然是鸡肋,自然就不需要训练,待遇差、士气低也无所谓,这些兵平日里就给将领们使唤,当做免费劳动力用。
打仗时,督战的是部曲,跟着将领冲锋陷阵的是部曲,保护将领撤退的是部曲。攫欝攫欝
至于鸡肋兵,死了就死了,反正是“公家”的财物,和私人无关。
不仅如此,许多将领还故意克扣普通兵卒的军饷,然后趁机高息放债,利滚利之后,让还不起债的兵卒们沦为自己的奴仆。
将“公家”的财产,据为己有,再把其中骁勇善战者,编为部曲。
而这些鸡肋兵,最初是兵户,但随着世兵制的瓦解,许多军府营兵的来源都是募兵,最初,募兵的费用是朝廷调拨。
慢慢的,朝廷不能“全额”调拨募兵资金,于是部分费用由将领想办法凑。
或者,拉人“入伙”。
譬如,军府将军有了募兵的额度后,拿了朝廷拨的资金、加上自己凑的钱,能募三千人。厺厽 书仓网 shucang.cc 厺厽
剩下两千名额,就吸收地方豪强“入伙”。
地方豪强“入伙”,带的当然是自己的部曲私兵,或者自己想办法凑起来的兵。
主将授予对方军府军职,将其引为自己的部将,于是其麾下的兵卒,自然就算入营兵当中。
然而,因为兵为将有,许多兵领的是自己直属将领的军饷,受的是直属将领的恩惠,处罚也是由直属将领实行,所以,整个军队的上下级关系十分混乱。
类似于“部下的部下,不是我的部下”这种情况。
所以,到了梁国后期,外军各军府营兵,因为将领来源的关系,普遍部曲化,后果很严重:
打硬仗时,主将很难指挥好名义上的许多部将,还不好板脸,得和颜悦色与将领们讨价还价。
“诸将”不同意打的仗,不同意的军事行动,主将再不快,也没法让军队去实施。
甚至,面对强敌,是战是和,主将自己都做不了主。
“这样的军队构成,作战时的特点是什么呢?”李笠发问,见儿子们没一个主动回答,便自问自答:
“千人级别,或者数千人级别战斗,表现尚可。”
“而一旦战斗规模变成单方兵力过万,需要各部将领协同作战时,战斗力就随着兵力的增加,成反比下降。”
“这个时候,一旦要打硬仗,全军主帅指挥不动各部将领,各部将领又指挥不动各自部将。”
“军队部曲化的恶果,就是军队碎片化,人多没用,无法万众一心。”
“人越多,表现越拉胯,而对于地方治安的维持,这缺点倒是不明显,毕竟平定民乱、剿匪,兵力千余到数千就能完成了。”
“这就是外军的现状,想要改,耗时又耗财力,所以,朝廷现在以整顿中军为主。”
“确保中军各军,建立严格的上下级关系,确保指挥序列通畅。”
李昉听明白了:“所以,办军校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中军的战斗力,让中军各军,依靠团体的力量作战。”
“确保战斗力随着兵力增加而增加,而不是相反...”巘戅书仓网巘戅
“没错,部曲化的军队,不适合用军校毕业的军官来管,你们要记住这一点。”李笠做了总结。
然后加以扩展:“部曲制既然存在了那么多年,自然有其存在的道理,强行消灭,得不偿失,也容易得罪人,引起众怒。”
“但中军必须是例外,各级将领要靠军士管兵,靠各级军官管军。”
“只有这样,中军才不容易哗变。”
说到最后,李笠把最关键的问题说出来:
“各级军校培养出来的士官、尉官、校官,构成的军官团,才是协助皇帝掌军最可靠的群体。”
“培养能打仗又忠诚的初级、中级军官,这才是办军校的真实目的,中军,必须由这样的军官团掌握,而不是自带部曲的将领。”
“如此一来,只要皇帝自己不乱搞,别人就很难染指兵权!”
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