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陆仁炳一直等待的时机到了,不用再同杨复恭虚与委蛇了。虽然朝廷没有介入,关东最大的几股势力,还是开战了。李克用同赫连铎,李匡威,朱全忠,连带着周边的大小诸侯,打成了一锅粥。他们已经无暇顾及长安小朝廷这边的事情了。
历史上因为有朝廷的参与,这场仗打了三四年,现在朝廷没有参与,就不知道能打多久了。
陆仁炳也管不着了,他要趁着这个机会清扫关中,吞并陇右。
他在离京的时候,已经命令锦衣卫的人,严密监视杨复恭及其党羽的行踪。并且留了两千人的行动队随时候命。
杨复恭因为仇家多,所以出行的时候,经常带着数目庞大的卫队。家宅附近也都布有重兵。想要硬拿他很不容易。
不过陆仁炳离京的时候,便指示几个已经确定投靠陆仁炳的杨复恭的心腹将领,再陆仁炳即将回京之前,以要事相商为由,宴请杨复恭,并趁机活捉他。然后行动对负责清理城中杨复恭的心腹,并隔绝消息。
因为计划周密,正好杨复恭对于皇帝的变化忧心忡忡,想着找心腹商议对策。因此不防之下,被当场擒拿。他的一干心腹也都被捉拿。
等到陆仁炳回师,迅速接管长安城的防务,并且接管所有军队。时间刚进入六月,河东有人来献头颅。原来潞州军人政变,杀死了主帅李克恭,这李克恭正是李克用的堂兄,刚刚继承了他老爹的位置,这就被部下弄掉了脑袋。
看着这颗脑袋,陆仁炳有些为难。他现在没有跟河东李克用打仗的意愿,要这颗人头有啥用。主战的张浚被陆仁炳打发给了朱温,韩建被他干掉了。现在他要全力收拾杨守亮,李茂贞,王行瑜,王行约这三个近在这四个近在咫尺的藩镇。
根本没空搭理河东,关东群雄。
虽然朝廷没下旨对河东开战,但是关东诸侯对李克用的围攻已经开始了。朝廷的诏令有没有其实其实没有多大区别,该打的仗一样要打。
张浚一到关东,便被朱全忠委以重任,率领军队打着朝廷的名号,进入潞州,随行的有大将葛从周,李克用的手下大将安建也上表要以三州之地归降朝廷,实际上是迅速与朱全忠勾结在一起,另有沧州卢彦威,魏博节度使罗弘信,成德军节度使王镕都参与了对李克用的围攻。
嗯,特别提一句卢彦威就是去年花大价钱买诏书的节度使之一。他本来是义昌军的牙将,驱逐了主帅杨全枚,一直上书皇帝为他正名。得不到批准。去年陆仁炳开放了卖官业务,他也就顺势转了正,还买了一系列高大上的名头,花了不少钱。算是陆仁炳的大客户。
朱全忠更是三面开战,跟着李克用干仗的同时,他还派部将在徐州跟节度使时溥干仗。在南方投靠了朱全忠的原秦宗权部将孙儒,正在跟泸州刺史杨行密干仗。
总而言之,反正关东诸侯打成了一锅粥。这场烂仗,要打上三四年。关东群雄谁都没有精力来顾及陆仁炳了。相反由于陆仁炳采取的中立态度,使得各方都还得想办法来讨好中枢。
谁能得到陆仁炳的旨意,就能号召更多的藩镇,去攻打对方。
所以现在陆仁炳的日子又好过了起来,不用卖官鬻爵,也能络绎不绝的受到各方的孝敬。虽说不能得到陆仁炳的支持,但也绝对不能让对方拉拢过去。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诸侯都想挟天子的原因。
正史上的昭宗就是被朱全忠和张浚忽悠了,派了军队去掺和着去打李克用,结果十三太保李存孝打的丢盔弃甲,把脸丢到了姥姥家。要不是李存孝顾及张浚是宰相抓住了没好处,说不定张浚早就被挂在了旗杆上。
既然皇帝占了队,那就不要怪人家李克用对你不客气,后来本来对朝廷还很尊敬的晋藩,带着军队进长安,吊打一番小朝廷,就怪不得别人了。
哪像现在,稳坐钓鱼台,坐看风云起。
陆仁炳回到长安后,先顾不上去跟杨复恭谈心,一头扎进了军队里,开始按照他自己的医院改造长安的禁军。利用这次下华州的军功,将自己第一批的卫队军官火线提拔,替换掉了神策军的五十四都的都头,然后又将自己的现在的卫队三千人,全部下放到军队下面做基层军官。
至于被清理出来的原军官,因为之前他们中的大部分已经投靠了陆仁炳,在这次的行动中也都全力配合,陆仁炳也不能亏待人,全都加官进爵先供了起来,陆仁炳决定先把他们安排到自己的亲军里做做培训,洗洗脑,再派出去。不能让人寒了心。
所以陆仁炳下了军队,安排好了军队的训练之后,花了很多的时间跟这些被强行剥了军权的军头们谈人生,谈理想,谈未来。嗯,大部分军官都被陆仁炳感化。少部分冥顽不灵的,就都病故了。
陆仁炳还煞有介事的给了追封,这一下再也没有军头表示不服了。开始进入陆仁炳卫队第三期学习班,开始跟着皇帝陛下学习新思想,他们表示一定要做官家的好学生,为大唐的中兴贡献一份力。
在掌控军队的同时,陆仁炳开始全面接收京畿,京兆尹孙揆进士出身,能力很强,对朝廷也忠心耿耿,只是可惜手段不咋地,还有点迂腐。历史上跟着张浚一起去打李克用,被人家抓到,用锯子肢解了,死的时候还大骂不止。相当壮烈。
本来陆仁炳对这个书生,不太满意。想把他换掉。不过召见他谈过几次后,决定还是让他继续干吧.现在天下大乱,科举已经好几年没搞了。
虽然兵荒马乱的,唐代的科举却没有中断,每年都举行龙纪元年,进士二十五人,诸科七人,大顺元年进士二十一人,诸科一人。这些人都是关系户,陆仁炳考察完之后,也没看出几个有用的,就随吏部他们安排了。
末唐的科举实在太黑了,名额基本上被世家大族垄断了,底层士子几乎没有机会。黄巢不就是因为科举屡试不中才造的反么。
其中弊政之重,即使现在的陆仁炳也难以搞定,也就随他们去了,现在他们也没心思搞政务。那么屁大个地盘堆了一堆的文官,随便他们怎么搞吧。只要他们不明目张胆的勾结外藩就行。
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