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断黄中磊的电话,孟轻舟轻松的向紫萱晃晃手机:“怎么样,我说不用三天吧,这俩孙贼不服软都不行!”
见他志得意满的样子,赵小骨撇撇嘴说道:“你那么厉害,怎么还是被人给拍了,有本事把我们都藏好啊,马后炮!”
“哟呵,小圆脸这话精辟啊!”
“就是,未雨绸缪那才是高人,事后诸葛亮谁不会!”
两天来的翻云覆雨,让美女们知道了资本的威力,对孟轻舟也有了新的认识;
甭管华艺两兄弟道歉的态度多么诚恳,孟轻舟依然将老马手里的股票给收购了,摇身一变成为华艺集团的第三大股东;
手里拽着绳套,老孟也不用担心这兄弟俩再搞幺蛾子了;
至于拍照的那几位狗仔,一条名誉侵犯权,将三人全部送了进去;
自此一役,内地娱乐圈的所有老板们达成了一个共识,孟老板真的不能惹!
度过了紧张刺激的两天,心神不定的紫萱她们总算守得云开见月明,松弛下来后,因为突发事件推迟的外出旅游,又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特别是喜欢旅游的天仙和热芭,磨缠了老孟许久;
“你俩让我休息会好不好,好不容易才把热度给降下来,这个时候集体出游,你们是看不起全国的媒体吗?”
“大叔,你不是说天下太平了吗,那些狗仔不敢胡乱拍了吧!”
丫头身着一身浅蓝色针织长衣,肩上披着白色轻纱,凉亭四周微风吹过,给人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一头青丝散散披在双肩上,略显柔美,未施一丝粉黛;
“话是这么说,但我们都是公众人物,而且真实情况很多人其实都知道,风头还没过就这么大鸣大放的出行,影响真的不好,过一段时间行吗?”
“下个月飞机正好交付使用,到时候出门不也方便许多嘛!”
两人嘟嘟嘴,不再多言;
需要忌讳的不是那些狗仔和娱乐媒体,而是真正有话语权的某些人,尽管老孟以及小狐她们公益事业让很多人赞赏,但低调才是王道!
孟轻舟本意是真的想把华艺的两部电影全给非正常安排了,不过在老韩和姜闻的劝说下,特别是接到广电领导的电话后,放了他们一马;
年终了,各种数据即将出炉,广电不可能同意轻舟真的瞎搞;
大炮的《一九四二》和陆传的《王的盛宴》同天上映,孟轻舟不偏不倚,各自给了26%的排片,毕竟是贺岁档,华艺和星辉也挑不出理;
两部电影在上映的第一天就分出了搞下,而且差距相当大;
《一九四二》以2800万的首日票房,轻松拿下了当日的票房冠军,而《王的盛宴》在一片斥责声中,首日票房不到一千万;
即使从豆瓣评分上来看,两部电影在观众心中也分出了高下;
《一九四二》开画之后评分8.2;
《王的盛宴》评分6.3;
优劣立判!
上下五千年,中国人向来喜欢在数字上做文章,要么涂改要么遮掩。
到了近现代,这种情况愈演愈烈,无孔不入。
就连现在的电影行业,无论从业者还是研究者,一律朝数字看齐了。喜欢数据说话,言必谈票房,但最起码的基本数据都令人怀疑。
《1942》背后也有很多数字,18年准备、耗资2.1亿、10多名一线演员……言外之意,这些数字成了精良制作的保障。
实际上,一部电影该怎样,它就是怎样。有人十天拍一部电影能拿欧洲三大奖,而以目前中国导演的视野,给他们十亿美金,他们也拍不出卡梅隆的大片。
过去十几年,冯剧刚一直擅长讲段子,但在如何拍电影上却不得章法。
比之《集结号》,《1942》没能突出重点,拖泥带水,缺乏节奏感,电影采用群像林立、多线叙事,本身很有挑战,搞到后面却发不上力,演员沦为道具,只留下一条未走完的路。
作为一部大片,《1942》突出展示大历史、大手笔,全景实录般的多角度拍摄,饥民里面有地主、佃户、下人等等,官员部分有委员长、高官、司令官、军需官等等,闲杂人员还有记者、神父、日本兵等等。
他们每个人都有故事,结果大多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但在同行眼中,《一九四二》在冯剧刚目前的所有作品中,稳稳的排在前三之列;
……
《一九四二》太过沉重,小骨她们提不起太大的兴趣,催促着孟轻舟将《王的盛宴》拷贝给拿了一份回家;
一同观影的还有葛尤、陈昆、陈道名、老姜,这几位是孟轻舟出于感谢,邀请来家里小酌几杯的;
电影放到半途,姜闻和名叔就已经起身走出了放映厅,老孟自然随后跟了出去;
国内有太多导演栽在老婆或女朋友或前女友身上,张一谋为巩丽弄出《黄金甲》,王全安为张雨琪毁了《白鹿原》,
冯小刚对徐凡,陈楷歌对陈虹,更是掏心窝子地不惜自爆,永远会为了女人戏份而干翻整部电影。
陆传的境界能力和江湖地位比不了以上几位,高媛媛在这部片子里自然而然也成了一个硕大的不稳定因素。
“陆传这回搞砸了,文艺腔太出戏,高媛媛也不适合这个角色,他要真的喜欢这种风格,何不去搞话剧,拍电影干什么!”
陈道名一句话就点出了电影最大的问题;
从开篇的“噩梦,噩梦…”到中间刘邦神神叨叨的独白,什么“我感到巨大的危险在慢慢降临”,什么“有的人一生都看不透自己,比如我”,
更不用说全片点题似的自我介绍“我叫刘邦,出生在一个叫沛县的地方,我的一生有两个敌人,一个叫项羽,另一个是韩信”。
这台词不是郭巨人写的,导演也不是安妮宝贝,但只要坐下来看了十分钟《王的盛宴》,就一定会被扑面而来的《最小说》气质迷晕。
唯一值得称道的,是《王的盛宴》在历史细节上的认真,相对严谨。
秉持着文艺腹黑的风格,放开手来意淫历史的陆传,这一次栽倒在“王的剩饭”上,如果真如本片英文名“thelastsupper”一般,这是导演在电影界“最后的晚餐”——那么,还真有些可惜。
毕竟,这顿饭不是那么好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