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都市言情>重生之科技洪流阅读> 第90章 1982年年底会议(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0章 1982年年底会议(三)

接下来就是赵一旗下无处不在有存在感不是很强的三个公司,分别是人力资源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了。

首先,人力资源公司的李尚思说道:“由于这几年兄弟公司扩张很快,所以我们公司的业务也是急剧增加,特别是在1981年度,由于很多公司草创,需要很多合格的人才,累计为兄弟公司招聘员工20余万人次,总营业额5000万,盈利1500万元。

国际业务由于收购了目前最大的四家猎头公司,业务扩展很快,而且也有助于自己的业务扩展,总营业额50亿美元,归公司盈利收益为10亿美元,计算收购成本后,亏损为20亿美元。

1982年因为纺织公司和服饰公司的原因,国内业务量大增,累计招聘员工300万人次,总营业额1.5亿元,盈利2000万元,每人次营业额减少是因为纺织公司和服饰公司所招聘的人员要求较低,单次费用减少所致。

国际业务方面,由于我们又陆陆续续的收购或者入股了一些人力资源公司,营业额除了自然增长外,还有这方面带来的提升,总营业额为100亿美元,归公司盈利收益为25亿美元,计算收购成本后,盈利2亿美元。

计算两年营业情况,总体盈利0.5亿美元。以上就是我们公司的总体情况,后面我们只会对确实有潜力的公司进行收购,总体会保持平稳,盈利规模会继续增大。”

人力资源公司现在国内基本上就是做兄弟公司的业务了,国内企业目前还是以国有企业为主,他们的人力资源一般是不会外包给私人公司的。

很多人削削尖了脑袋都要进国企,根本不愁找不到人,高级人才也可以通过系统内调过来,也不用人力资源公司去挖人,对于他们来说,系统内调比挖人容易太多了。

人力资源公司国际化扩张还算顺利,两年内就扭亏为盈,已经实属不易了。它的业绩会随着以后工作人员加速流动,会越来越高。

相对于人力资源公司来说,会计师事务所的业绩就很亮眼了,只见刘洋说道:“1981年,国内兄弟公司提供的营业额为2亿元,除了提供日常的会计服务外,还有每年两次的审计服务。

除了兄弟公司,还接到了国内大型国企的审计合作,营业收入为1亿元,合计营业额为3亿元,盈利为1亿元,其中大头还是来自审计服务费用。

国际收益因为收购的关系,1981年营业额为300亿美元,归公司盈利60亿美元,计算收购成本,年度亏损100亿美元。

1982年国内业务增量不大,总体营收3.5亿元,盈利1.2亿元,但是国际业务增量迅速,全年营业额为500亿美元,归公司盈利100亿美元,计算收购成本,年度盈利90亿美元。

合并两年计算,总体亏损10亿美元。由于后续收购会逐渐放缓,我们有信心在1983年扭亏为盈,并大规模盈利。”

虽然会计师事务所总体还在亏损中,但是他们的好转的趋势很明显,1981年之所以亏损那么多是因为那一年他们在国际上大规模收购,而且收购的都是那些头部会计师事务所,后在1982年收购的都是一些有潜力的规模较小的事务所,当年就大规模盈利。

赵一有信心1983年他们的营业额最少能够做到800亿美元,盈利水平能够达到20%左右,预计盈利额为160亿美元左右。

至于国内的还是算了,国企普遍还没有请会计师做审计的意识,私营经济目前还是个体户居多,除了赵一的企业,还没有一家上规模的私营企业,所以他们没必要专门请会计师事务所来进行审计。

按照前世的经验,会计师事务所在国内的业绩好转需要到2000年以后,即使赵一的存在加速国内经济发展,预计也要到90年以后了。

律师事务所的左小明接着说道:“1981年,事务所在国内的营业额为5000万元,盈利为1000万元,主要营业来源于公司注册和国内专利和国际专利注册等,基本是兄弟公司提供了大量的业务。

国际业务由于大规模收购的缘故,营业额为400亿美元,很多事务所占股不高,所以归公司盈利只有20亿美元,和成本合并计算,亏损为30亿美元。

和人力资源公司及会计师事务所一样,在1982年我们放缓了收购步伐,只收购小型有潜力的事务所,全年营业额为650亿美元,归公司盈利为40亿美元,计算收购成本,盈利为20亿美元。

总体亏损10亿美元。我们有信心今年末扭亏为盈。”

律师事务所不同于其他两个,他们的特殊性就在于律师事务所的创始人很多关系网很复杂,不能够完全掌握,很多著名的律师事务所都是以入股为主,普遍在30%左右,只有一些有潜力规模小的律师事务所才达到了控股比例。

其实赵一也没指望律师事务所能够给自己带来大规模的利润,主要还是各个国家的人脉关系最重要,这会减少自己旗下公司在当地的经营麻烦。

听完了左小明的汇报,赵一将目光放到贾思琪身上,说道:“你来说说贸易公司的情况吧,你们的业务就复杂了,需要仔细的说说。”

听到赵一的话,贾思琪拿起了笔记本,边看边说道:“1981年我们的业务相对简单,就是给半导体公司和软件公司服务,帮他们开拓国际市场,这部分营业额为1亿美元,然后就是这一年我们进行了大规模的收购行动,总耗资900亿美元,当年归公司盈利100亿美元,净亏损800亿美元。

1982年我们自有服务就得到了大规模的扩张,这得益于兄弟公司这一年业务的迅猛发展,像软件公司、半导体公司、北极星公司、农牧公司等,这部分营业额为100亿元,其中大部分来自农牧公司。

因为农牧公司和北极星公司我们需要全权代理,所以收费比例较高,为20%,像软件公司和半导体公司,收费占比为15%。这是由于他们的业务性质决定的,目标客户越简单,越具有垄断性质的,我们的收费就越低,相反就越高。

国际业务主要是来自我们收购或入股的零售百货超市等公司,还有在东南亚和第三世界国家自己建立的零售网络,这些资产总营业额为2万亿美元,归公司营业额为6000亿美元,归公司利润为1200亿美元,但是在这一年我们继续对全球零售行业进行渗透,消耗资金500亿美元,盈利为700亿美元。

两年合计计算,亏损45亿美元。这里面我们收购的一些新兴零售公司潜力巨大,而且这些公司我们的持股比例很高,甚至我们达到了绝对控股。贸易公司国内员工只有500人,国外员工主要是自主建立的零售渠道,人数为2万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香港和台湾。”

零售行业是一个利润率不是很高,但是规模庞大的产业,1981年投入巨资满世界收购或者入股零售公司,造成巨额亏损,这也就是赵一钱多的发烧,一般人是不可能有这么多现金进行收购行动,那怕是世界大财团都很困难,他们虽然产业庞大,但是不代表他们现金也有这么庞大。

贸易公司以后每年都会投入资金进入这个行业,不停地渗透,目标是在全球形成不可撼动的地位,成为该领域的绝对霸主。目前的营业额相对于全球十几万亿美元的营业额来说还太少了,最好能够达到一半以上,那样不管这样,其他国家都不会动摇贸易公司在此行业中的地位。

而且这些渗透活动最好在80年代就要完成大部分,因为这时候他们的估值普遍不是很高,美元在这时候还是比较值钱。到了90年代之后,他们的估值就会增加很多,自己的资金能不能支撑这个计划还未可知。

好在贸易公司的自有资金就可以实现良性循环,每年在自己的盈利中拿出大部分资金出来进行这项计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