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旗指引下的顺军铁甲精兵人手一把斩马大刀,毫无任何畏惧的向前进着。
这是一支铁军,真正的铁军,一支用猪肉、鸡肉、鹅肉...以及无数高邮咸鸭蛋养成的铁军!
这是一支大顺监国闯王吸取晋王李定国、国姓郑成功经验教训,从而提前十年便打造的灭奴利器。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今天,就是这支被其他诸军无比羡慕但也无比小瞧的铁军表现时候了。
“举!”
“落!”
一声声军令中,铁甲兵如砍菜般砍倒了数百名狼狈逃窜过来的降兵,哪怕这些人当中有不少人提着满洲人的脑袋。
挡我者,死!
这四个字,就是铁甲卫的军魂。
顺军大爷们的冷酷骇得后面的降兵再也不敢往回跑,等到发现四面八方各式旗帜引领无数人马向清军大营扑去后,这帮子降兵一下如打了鸡血般猛的掉头,龇牙裂嘴无比凶狠的向那帮紧随他们身后追砍的满洲鞑子又扑了过去。
满洲人发现了前方的不对劲,他们一边于马上挥刀砍杀胆敢掉头的尼堪贼人,一边朝人潮后方看去,然后他们就看到一片“刀林”。
“刀林”移动虽慢,但却让满洲八旗兵无不为之胸口压抑,呼吸急促起来。
“拦住尼堪!”
硕尔惠没有退路,他绝不能让顺军的那片“刀林”接近大营。听到命令的满洲兵或在马上张弦,或在地上搭弓,各式箭枝如雨泼一般向着“刀林”射了过去。
但如同幼童伸出小手试图推倒一个壮汉般,不仅无法让这壮汉倒地,其行为更显得极其可笑。
缓慢向前移动的“刀林”以决绝之态任由箭枝落在他们身上,前进的步伐根本不为所阻,或者连迟滞都没有。
“进!”
黄昭的声音闷沉有力,几十名旗牌亲兵同时重复的声音更是雄而有力。
“进!”
四千人同时的吼声惊得当面满洲人的战马都本能的嘶鸣起来。
没有任何选择的硕尔惠聚拢了他所能聚拢的几百名满洲兵,咬牙大喝纵马向着“刀林”冲了过去。
这些满洲兵的意志是最坚定的,战斗力也是最高的,他们知道他们要做什么,他们也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因为无法阻止这片“刀林”靠近大营的话,所有人都要死。
“定!”
数千铁甲兵不是同时定住,而是如浪花一样,一波波的到来,一波波的停歇。
望着奔驰而来的数百满洲骑兵,第一排、第二排、第三排的大刀手们哪怕经过无数的训练,也不禁心跳加快。
“举!”
黄昭将斩马大刀高高斜举至半空,加长刀柄之上的刀刃于阳光中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急速的心跳声、沉重的呼吸声、疾驰的马蹄声...
远处的大顺监国闯王也为之一动不动,紧紧的透过千里镜看着两军交接的一幕。
李定国能做到,郑成功能做到,那他陆文宗一定也能做到!
“呼!”
闯王长长的呼吸声中,高速奔驰的满洲骑兵如利箭撞上了大顺的铁甲兵,然后便如撞在铜墙铁壁之上。
刀起刀落!
战马的哀鸣声,冲撞导致的铁甲碰撞声,人类受痛的惨叫声,交织于一起,奏出这平原大地上最让人热血沸腾的声音。
硕尔惠的身子从战马突然脱离并向前方飞去时,有那么瞬间的恍惚,他好像成仙了。
然后,这位镶蓝旗的议政大臣重重坠在由无数斩马大刀组成的刀林之上。
穿着铁甲的议政大臣身子在折断几把大刀的刀柄之后,重重落在地上。
第一排到第三排的铁甲阵中侧被满洲兵的决死冲锋撞出了一个缺口,看上去就像一个凹口,但这个凹口就那么大。
凹口内,遍地的人马尸体。
更多的是战马的前蹄。
斩马大刀,斩人更斩腿!
双方接触的瞬间,首先是无数的马腿脱离马身,然后是一个又一个的满洲兵如断线风筝般向前坠落于“刀林”之中。
大刀不住挥舞,直到再也没有一个骑在马上的满洲兵。
“中翼止,两翼进!”
随着黄昭的军令,铁甲大阵的队形为之变化,从一个大方阵变成了一个倒三角大阵,越往前推,这个倒三角就显得越大。
停滞的那个角是原先大阵的中央,也就是满洲骑兵冲撞处,那里的士兵有些混乱,不是队伍被冲乱,而是前方的人马尸体让他们的队形无法保持齐整。
从前大顺有三堵墙骑兵,现在则有一堵墙步兵。
闽军出身,在日本多年的黄昭对重步兵战法极其推崇,难得的是他遇上了伯乐。
这个伯乐当时只是一个为了求活而奋死一拼的淮扬农家子。
怎么组建铁甲卫,怎么训练,怎么打,陆四全交给了黄昭,他只提供军饷,提供吃喝,提供装备。
黄昭没有辜负陆四对他的信重,在他的带领下铁甲卫对阵形变化进行了诸多演练,从而确保可以通过快速转换队形减少整体大阵的混乱,避免被敌军所趁。
说起来,这还是铁甲卫于实战之中的第一次阵形转变。
刚才满洲骑兵的冲击仅仅导致了五十余名铁甲兵的伤亡,敌我杀伤比达到了一比六还多,战果之好远超黄昭先前的估计。
“进!”
以倒三角阵形继续向前推进的铁甲兵几乎是摧枯拉朽斩杀了当面零星的满洲兵,之所以是零星,是因为随着镶蓝旗议政大臣硕尔惠的战死,那些目睹几百同伴被“刀林”吞没的满洲兵本能选择后退。
他们的人马太少,挡不住这黑压压过来的顺军重步兵。
战场空间的被挤压,也让他们无法做到游射牵制。
远处火铳声大作,打着紫色军旗的马科部拥有西路军唯一的火铳部队,近四千杆火铳推近清营后,一波波的轮流发射,打得没有掩体的满洲兵叫苦连天。
营中的帐篷上都叫铳子打的满是洞。
躲在栅栏和拒马及各种工事后的清军或是趴在地上,或是躲在盾牌后咬牙忍受着。
更远些的满洲兵则在不断的朝营外放箭,试图打乱冲上来的顺军铳兵阵列。
马科也是老将了,多次参与过对清军的战事,也打过顺军,大西军,屡战屡胜能成就名将,屡战屡败成不了名将,也能让人经验老道。
所以,马科只是下令部下以火铳射击清军,并不冲锋。
自己部下的真实战斗力,老将还是知道的,自己于顺军阵营的重要性,老将更清楚。
求稳,是老将的心态。
只要他十四镇能牵制住当面的清军,哪怕只有上千人,他也是立功了的。
至于万岁军这个荣誉,还是让贺珍他们去抢吧。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