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三省六部制
“禀王上……臣……臣……”
赵云自然懂吕布的意思,最好是没毛病的都给他们栽赃陷害一点,可赵云生性刚正不阿,这种栽赃陷害之事,他真做不出来。
身为锦衣卫指挥使的他,自然对这些人的底细十分的清楚,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可也正是因为如此,赵云很清楚,刚刚被拖出去的那些人中,有不少都算的上是好官、良臣,以他赵云的性格,没去替这些人求情就已经很不错了,再让他去给这些人栽赃,这就让他感到有些为难了。
见到赵云脸上的神情,吕布就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原因,不禁暗叹一声。
赵云这种人用起来确实很放心,办起事来也让自己很省心,很能干。
但,就是用起来有些不太顺手。
他现在终于体会到了历史上刘备与诸葛亮两人的心情了,这么一个完美至极的人,想要重用,又没办法重用的感觉,还真是让人有些蛋疼。
就在这时,立于大殿之上已久,一个被人自动忽略的人突然冲着吕布弯腰一礼,用那特有的尖锐的嗓音道。
“启禀王上,既然赵大人感到此事难办,不如王上就将此事交由东厂来办好了,三日之内,奴婢必给王上一个满意的交代。”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他们之中,大部分皆是人中龙凤,也知道此事乃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寻常人躲都来不及,此时居然还有人敢往自己身上揽?
对于赵云来说,可能只是性格上无法接受而已,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可就不仅仅与此了。
这些被架出去的人,其中大部分都是位高权重之人,即便是那些职位有些低的,那也解释各大世家之人,其中更不乏吕布心腹重臣贾诩的门生。
如果要办的让吕布满意,那必然会得罪很多门阀世家,更有甚者,可能从此便开罪了吕布的心腹重臣贾诩。
如果不办他们的话,又会得罪吕布,左右都是要命的事情,要处置如此关系错综复杂的一帮人,可不是什么美差,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可没人想接。
听到这个声音,一直闭目养神的贾诩不禁睁开了眼睛,朝着声音所发出来的方向望去,心中不禁感到一丝疑惑,这东厂又是什么?
只见位于王座不远处,一个身着蟒服的宦官正弓着腰向吕布请命。
这尖锐的嗓音让吕布不禁微微一愣,随后嘴角慢慢的扬了起来。
怎么把他给忘了。
转过头,只见身着蟒服小宦官李莲英正弓着腰立于不远处,他身上的气质不禁让吕布眼中闪过讶然。
一段时间不见,这李莲英身上所散发出的气质越发越显得阴柔了,整个人给人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莫不是这小太监真找到了什么速成的功法,真的在短短的时间内变成了一个高手?
恩,看来得好好问问他了,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有什么武学之类的,那寡人也一定要弄一本来学学。
要求不高,不求能变成什么武林高手之类的,只要能让自己夜御十女还越发越显得精神就行。
哪像现在,越来越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了,才和一个妹子折腾了一晚,腰到现在还疼着。
希望会有吧,不然随着以后妹子越来越多,到时候自己却只能看,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李莲英可是个明白人,他清楚自己的权利来自于哪里,没有吕布的话,他李莲英什么也不是,只要吕布满意了,他并不惧得罪任何人。
坐在桌案之上的吕布看了看李莲英,宛如刚想起有这么一个人的模样,伸出一只手,指着李莲英,对着殿下的众臣开口说道:“哦……诸位可能还不认识他,那寡人就来为诸位介绍一下!”
吕布缓缓的站了起来,望着大殿之下的文武众臣道:“他呢,叫做李莲英,是寡人新开设的一个新的官署,东缉事厂的厂督,这个新的官署的名字可能有些长,又有些拗口。”
“当然,如果你们先喊起来拗口的话,也可以称之为东厂,如诸位所见,这个东厂与锦衣卫一样,直属与寡人。”
听闻此言,如蒯良等一帮荆襄才俊脸上的表情变的微妙了起来。
先是锦衣卫,紧接着又来了这么一个什么东厂,看来自己的这个主公将来必然会在这大汉朝掀起一场很大的风波,而且决议一定,没有人能够阻挡的了了。
想到此处,一个个静静的低下了头,等候着吕布向他们解释这个东厂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
可是,出乎他们意料的事,关于东厂的事情,吕布就这么打住了。
只听见吕布接着说道:“至于东厂的职能……这个不急,我们还是接着说官职改革的事情吧」!”
此刻,大殿内一片沉静,吕布背负双手,缓缓的在御阶之上来回走了几步,沉吟了片刻,转过身,面朝着大殿之下的众臣。
“从今日起,寡人废丞相,改为三省,这三省分别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中书省掌机要,设左相一名,中书令两名,负责发布政令,门下省可以与中书省共同商议政要,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
“门下省设中相一人与与左右仆射各一名。”
“尚书省设右相一名与尚书令两名。”
之所以将三省中的主官改成左中右三相,完全是因为吕布临时起意,虽然名字不怎么样,但怎么说也带有一个相字,逼格比较高,也容易让人接受。
至少也能让这些人觉得突然从一个丞相变成了三个丞相,这样大家就又多出了两个为相的机会。
“三省之下,设六部,分别为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户部、工部。”
“吏部下设吏部司、司封司、司勋司、考功司,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
“礼部下设四司,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务。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及藩属之往来事物。精膳清吏司,掌筵飨廪饩牲牢事务。”
“兵部掌掌军令、军政、征兵、官兵的军籍及兵籍、武官的任免、选用、考核、赏罚,驿站、装备、军械、仪仗、疆域测绘、马政。”
“刑部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掌法律刑狱,与都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核。”
“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
“工部掌土木水利工程以及屯田等事务。”
“六部个设尚书一名,中书省拟指出令,门下省封驳审议,中书省和门下省通过之后,交由寡人裁定,其后,发放到尚书省贯彻六部,寡人如果不在,门下省可直接交由尚书省,尚书省通过之后,便可贯彻六部,由六部执行,此为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的官员皆由寡人任免。”
说罢,吕布静静的望着大殿之下的文武众臣,嘴角慢慢的扬了起来。
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他也不怕他们不答应,虽然没了丞相这种手握重权的职位,但如此这般将丞相手中的实权全部分了出去,相当于无形之中,给了很多人掌握实权的机会。
而三省之间又互不统属,这样也降低了再出现自己这等权臣的几率,除了自己轻松了很多以外,行政效率也大大的增加了,只要自己掌握军权与任命他们的权利便可以了。
待到将来,再将其细分,将内阁制度再搞出来,即便自己这个当君主的不理朝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
吕布此言一出,整个大殿一片哗然,这么一套制度,对于顶层的官员无疑影响很大,如贾诩这般原本一人便能总领全国政务,这么一来,他手上的权利自然被削弱了很多,这种事情,相信很多人都接受不了。
但吕布可是看准了贾诩,贾诩这老狐狸并不是一个太过留恋权势的人,他所追求的无非就是能够荣华富贵,一家老小生活的快快乐乐,无忧无虑。
你要是真给了他无上的权利,他反而会感到胆战心惊,整天想着会不会引起你的忌惮,然后被你弄死。
吕布将他手中的权利如此一划分,他反而觉得轻松了起来,既不用再忙的焦头烂额,每天累的跟狗一样,也不用整日整夜的提醒吊胆,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尽量让自己不做出一些让你产生误会的事情了。
至于那些中层官员就更别提了,如此一下子多出这么多实权的位置,那就证明了他们即将很多的机会执掌着,比现在自己手中所执掌的更大的权利,他们岂有不愿意的道理?
更何况,从原本的只有一个丞相,变成了现在的三个丞相,他们又多出两个为相的机会,一个个眼睛不禁瞪的跟个铜铃似的。
原本以为改革官职必然会牵扯到自己目前手中所掌握的权利,没想到现在不仅没有变小,反而变大了很多,他们开心还来不及,又怎么会不答应。
原本还担心着自己手中那点权利的官员们此刻也一个个改变了立场,开始打心底里支持吕布此次的改革,反正受损的也只是最顶层的那几个人,而他们从这次官职改革中,所得到的利益可要比原本的三公九卿制要大的多。
“王上的三省六部制甚秒,分工明确,大大的提高了办事的效率,诩赞成丞相此次改革。”
见吕布的目光扫向自己,贾诩连忙出列冲着吕布一礼,表示自己赞成吕布此举。
贾诩不愧是个老狐狸,属乌龟的,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把头缩了回去。
生怕自己表态慢了会让吕布误会他留恋权柄,吕布是个什么样的人贾诩跟随他这么些年自然是一清二楚。
他知道,自己如果真的引起了吕布的误会,吕布绝对不会因为自己跟随他时间久,又立下如此多的功劳,就会轻易的放过自己。
况且,虽然吕布此举让原本在政务这一方面不是丞相却宛如丞相的他,手中的权利大大的削弱了,但相对来说,这对他贾诩来说也是件好事。
或许别人很羡慕他此刻手中的权利,但贾诩可一点都不想将这些权利留在手中,暂且不提整日忙里忙外,累的和一只狗似的。
而且,这还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手中握着这么大的权利,做事稍有差池,并会让吕布感到不满,吕布感到不满了,他贾诩的日子还会好过吗?
事情办的好了吧,同样也不是一件什么好事,虽然让吕布满意了,但手中握着这么大的权利,上下官员又是自己亲自提拔上来的,以吕布的性格,不会对他心生猜忌?
做事做的好,做的漂亮,自然会很得民心,手中握着财政大权,又深得民心,想想看就知道,哪个当政者会喜欢这样的属下。
所以,保不准哪天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什么让对方产生误会的事情,让对方心生猜忌,然后对方就借题发挥除掉自己了。
见到贾诩这么上路子,吕布不禁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也是他意料之中的事情,如果贾诩真的反对这事的话,或许他还真就对贾诩生出猜忌之心了。
既然人家贾诩这么上路子,也不能亏待别人不是,吕布双手合拢,放于宽大的袖袍之中,高声道:“认命贾诩为中书省左相,另,贾诩跟随寡人久已,寡人能有今日,文和功不可没,今封贾诩为山阳侯。”
“臣,谢王上恩典!”
老狐狸贾诩不禁面露喜色,冲着吕布深深的拜倒在地。
吕布会有重赏,完全在贾诩的意料之中,要说天下间最识时务,最懂的取舍,从来都不会吃亏的人,除了他贾诩以外,还真找不出第二个。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