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昆心里尝有忧虑。
忧虑在何处呢?就这儿。
天帝两口子临凡,常昆不知道他们现在的状态。也不敢不能去试探。
便当凡人两口子对待,那么,要娶张家小一、小七,这话该怎么开口?
在对待凡人,这个态度的基础上,若是张家穷苦,还则罢了。以常昆而今这里的财富地位,开个口,倒也不论年龄的问题,必定水到渠成。
可张家也是富贵人家呀。
张万忍张爷那是妥妥的全才,眼光高着呢。
常昆虽然面相不显老,但年龄摆在这儿。初见面,常昆就是二十多岁模样,这又去了好几年,算是三十多岁,怎么跟他们开口,说要娶他两个女儿?
眼下倒是被张爷自己开了口子了。
虽说只提了大丫头,但有一就有二嘛。
常昆这忧虑便没了。
这晚上高兴的很,把三娘几个折腾的三魂飞天。
“夫君今天是打鸡血了么!”
三娘这么说道。
常昆便把白日里张爷的话说了,笑道:“好歹开口子了。”
道:“别看张爷整天笑呵呵的,温润如玉,张夫人似乎家里做主。实则张家就是张爷做主的。他只是看不上这些家长里短的鸡毛蒜皮,不管而已。但真正做决定的,必然是张爷。”
三娘嘿嘿笑道:“那当然,那可是...”
那可是天帝!
常昆笑道:“是啊。他只是觉着亏欠,迁就着妻儿。”
又叹道:“若不知他们是谁,那倒也不说。在知道他们是谁的前提下,有的事,还真不怎么敢开口。”
无论是天帝,还是西华娘娘,若只论修为、地位,常昆倒也不说畏惧忌惮什么的。但加上老岳父老岳母的身份,再合以他们的地位和修为,在开口娶他们女儿的这件事上,还真有点发怵。
现在自然是好了。
张爷自己开口了。
“难怪夫君高兴。”隐娘道:“也不知大姐什么时觉宿慧。倒是性子,已有当初的影子了。”
大丫头应该没有觉了宿慧。但她雍容大气、体贴温柔的性子,随着年龄,渐渐开始展现出来。
毕竟,本质没变嘛。大丫头还是大丫头。
“除非意外归位,否则须得一世过完。”这一点常昆清楚。
大丫头跟父母临凡,是来洗红尘的。除非意外,否则无论如何都要过完一生。
“这样的话,”惠兰插话道:“那这常家镇还真得继续这么发展下去。”
常昆点点头:“所以我决定赶鸭子上架,扶持卢象升造反。”
又道:“等明媒正娶了大丫头和小七,我大多时间,还是要在泰山神府的公务上。好在而今,泰山神府运转顺畅,有时间这里陪伴。”
说着贴心的话,一夜便过去了。
第二天一早,商队随张家夫妇出发南下。常昆亲自去送。
几个丫头泪眼朦胧,倒也没大哭大喊。毕竟这一去一回,按着正常的行程,少说半年。得半年见不着父母。
等走远了,看不见了。常昆好一番安慰,才把丫头们带回去。
小孩子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很快忘了不愉快,又愉快玩耍起来。
常昆平素只要没事,能与大丫头她们呆多久就一定呆多久——这叫做培养感情。这不,张爷开口,不就是培养感情得到的结果么?
大丫头自己愿意,张爷才不反对。
常昆是时刻关注着张家夫妇和商队的情况的。每时每刻。须得不能出任何意外。虽说任何意外都不能伤害到那两位,但常昆得尽自己的心。
日子就这么过。
常家镇愈是繁华,各种新的、好的、物美价廉的商品雨后春笋般产出——随着常昆决定扶持卢象升造反,常家镇就要改变以往的无所谓的发展态度。
所以拿了不少东西出来。
冶炼作坊,或者说钢铁厂,规模开始迅速膨胀。相对应的,也开始直接买矿藏自己开采,而不再如以往从别的矿商手里买矿石甚至粗铁。
几个产业链都要膨胀起来。
不然,造反,哪儿那么简单?
囤积军备物资、粮食、生活物资,都要提上日程。
开分矿么。
在西边、南边都买了铁矿、铜矿等矿藏,这就是开分矿。常家镇的势力,迅速向外延申。
常昆只提框架,具体操作是隐娘。惠兰是不理会这些的。三娘偶尔帮帮忙,她自己太跳脱,玩性大,兴趣来了做一做,没兴致就丢下。
入夏前,陈新甲登门。
陈新甲已被常昆策反——当初见陈新甲,常昆直言要推卢象升上位造反,问陈新甲什么看法。
陈新甲能有什么看法?
他心想,若敢崩出个不字,怕立刻就要死在这里。
这是个聪明人,心想这常昆竟然支持卢象升造反,还别说,机会挺大。按照这大名府的发展模式,只要常昆舍得,卢象升随随便便能拉起十万精兵——那种能按着建奴暴揍的精兵。
于是思想一转,干了!
这段时间,陈新甲根据常昆提出的意见,已经在逐步排整大名府的士绅了。
清田、清人口早就提上日程。
有常昆撑腰,都很顺利。士绅们胆敢反抗,别的不说,只要将反抗的士绅排除在常家镇商业圈之外,那士绅能受得了?
大名府的模子,要做出来。以后便可以此为模,推广全天下。
陈新甲来了,直道:“卢大人将归。”
原来常昆派人去辽东接卢象升回来,已经快要大名府了。
陈新甲这回来,是问常昆,怎样赶鸭子上架。
他也知道,卢象升是个死忠的。
常昆笑道:“回来便好。你回去制备旗幡、旗牌,打出卢大王的旗号。等卢象升一回来,便举旗造反。”
道:“他忠心归忠心,这件事却由不得他。你只管办好自己的事,我保你作新朝开国元勋。”
这人道争龙的事,常昆只能口头上说。不能自己去干。手底下这么多大明子民,就让他们推动卢象升取代大明罢。
又道:“他回来,我不见他。你代我问他一句,有此辽东一行,这大明朝还有没有救。问他忠诚的是朱氏大明,还是天下百姓的大明。”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