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小学生阅读> 第七百一十六章 遍地都是功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一十六章 遍地都是功劳

出于谨慎,秦德威根本不想管这些背景不明的事情,再说皇帝派他来这里是为了军事。

主次不分、什么事都管的钦差大臣,只有五百年后的电视剧里才有。

往城门走的时候,陪在身边的大同巡抚史道怕年轻督师多想,就主动开口解释了几句。

“这个宗室实乃浑人,抢劫了知府刘永的财物,然后被罚了俸禄,但心里还不服气,到处喊冤。

看在他是宗室的面子上,别人也不好再将他怎样。而且若非宗室身份,抢劫财物就不只是罚俸禄的事情了。”

嗯?秦督师忽然停住了脚步,转身朝着被拦在外围的那个浑人宗室又看了几眼。

这又让史巡抚摸不到头脑了,他能看得出来,秦督师本来对这事毫无兴趣的。

但怎么听了自己解释后,反而又关注上了?

史巡抚迅速反思了一遍,自己说得这些话实在没毛病。

秦督师确实是对宗室半点兴趣没有,主要是他忽然联想到了一件“历史小事”。

嘉靖年间有个宗室抢劫了大同知府,又对朝廷处分不满,然后就打算造反了......

当然这场造反也是很无厘头的那种,那位宗室勾结了一群白莲教教徒为造反基础,第一步打算秘密联系北虏,同时计划去烧大同守军的粮草。

第二步就是引导北虏占领大同,然后效仿石敬瑭旧事,登基为儿皇帝。

所以听到史巡抚介绍说,这个喊冤的宗室抢劫过知府财物,成功的引起了秦督师的兴趣。

不能这么巧合吧?莫非就是历史上那个与白莲教勾结、妄想造反的宗室?

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位宗室简直就是一件行走的功劳,还是唾手可得的,而且又是平定反叛这种可遇不可求的功劳。

想到这里,秦德威就挥了挥手,吩咐道:“既然是天潢贵胄,放过来说话!”

旁边所有文武官员都齐齐无语,这个年轻督师到底会不会做官?

哪有刚下马就随便插手地方事情的道理?还是说,想借机展示总督威严?

但无论如何,这里总督最大,别人也拦不住。

此后只见那中年汉子宗室被亲兵推了过来,秦督师问道:“你有何冤情?”

“我乃代藩奉国将军朱充灼也!”这宗室先自报了姓名,然后才又说:“感朝廷处置不公,特来申诉!”

自从宣德以后,宗室已经半点实权都没有了,“奉国将军”听起来很唬人,但在秦督师这样权臣面前屁都不是,就是藩王来了也没卵用。

秦德威不耐烦的说:“有话就直接说!到底什么不公?”

这个叫朱充灼的宗室继续说:“知府刘永走私所得财物,本宗室即便抢了又怎么样?朝廷为何只处分我?”

瞬间全场落针可闻,众官吏齐齐注视秦督师,只有大同知府刘永脸上现出惊慌的神色。

秦德威挥了挥手,“你住口!先带下去!等本官入城后再行勘查!”

随后秦德威重新转身,果断的继续向城门走去。

其余众人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评价了,就审了个半吊子便匆匆结束了,这是懂事呢还是不懂事呢?

只有极个别聪明人领悟到,秦督师似乎暗藏高明之处。

过了大同城东门也就是阳和门后,秦德威忽然对史巡抚问道:“听闻大同盛行白莲妖教,民间地下多有信徒?”

白莲教起源于宋代,大明建国后被高皇帝定为妖教禁止了,但在地下一直流传着,信徒主要分布在北方民间。

这情况很多人都知道,没什么可隐瞒的,史巡抚就答道:“大同镇流传妖教确实有之,多年来一直屡禁不绝。

去年官府剿灭了一个被称为吕老祖的妖教头目,还有不少教徒纷纷出逃到了北虏那里,以一个叫丘富的为首,实为叛逆!”

这丘富就是北虏酋首俺答身边第一代汉奸大头目了,秦德威暗暗冷笑,不过这才到哪?

历史上未来十年就有大批大批白莲教信徒投靠北虏,甚至成为北虏不停入寇大明的“带路党”。

数十年后巅峰时候,在俺答领地内生活的白莲教徒多达上万人。

后世最出名的几个汉奸头目如今还在大同偷偷摸摸传教呢,那么说起来,这些人又是一堆行走的功劳?

无论那些叛国的白莲教头目有什么苦衷,秦督师并不想知道也不想去了解,这是阶级立场和民族立场所决定的。

从阳和门入城后,秦督师进驻大同城公馆,文武官员纷纷正式拜见。

大部分人拜见完就退下了,秦督师只留下了史巡抚和王总兵。

此时没有别人,秦督师当头就问:“大同现有多少兵马?”

大同镇总兵官王升汇报道:“现有兵员七万六千人......”

秦督师打断了王总兵,“本督师问的是,大同城里有多少兵马,并非是整个大同镇。”

大同镇与大同城不是一个概念,大同镇指的是包括六七百里边防线在内的一大片地方,大同城指的则是所在的这座城。

大同、宣府都是镇、城同名,经常导致误会产生。

王总兵只得重新汇报说:“大同城中有官兵二万二千七百零九人,马骡一万六千九百九十二匹。”

秦督师直接下令道:“本督师命你抽集精锐二千骑,三日内完成出征准备,其余继续守城!”

王总兵似乎有不同意见,刚说了句:“若要这样,督师......”

巡抚史道这时候开口说:“王将军且先去准备着。”

王升犹豫了下,就不再说话了,接下了命令。

秦督师敲定了调集精锐骑兵的事情,继续询问其他事情:“这次酋首俺答到底怎么入寇的?”

王升答道:“北虏破开了一处边墙,然后绕过大同城,从大同右路直达宁武关,然后又破关进入太原府。”

秦督师看似无意的又问了句:“为什么俺答没有进犯大同城,就直接继续南下侵入山西腹地了?”

王总兵回复说:“下属也不甚明白,大概是大同城坚难克,故而北虏不愿攻打大同。”

秦德威就按照官场套路随便吹捧了一句:“一定是王将军威名远震,故而北虏不敢犯大同。”

王总兵连忙谦逊道:“督师折杀了!当不起!当不起!”

至少到目前为止,督、抚、总兵的首次会面,一切都很正常,没有什么异常。

此后秦督师以长途劳累,以及正处于非常时期,一切从简为借口,谢绝了大同城给自己接风洗尘。

巡抚和总兵告辞后,天色差不多就黑了。

从京城带过来的中军官金汝泉、旗牌官李滋、文书吴承恩等人又进来,听候秦督师的下一步指示。

但是他们只看到秦德威望着外面出神,仿佛正深思熟虑的想什么。

等了一会儿,秦德威还在长考。

几名侍从下属面面相觑,实在不能理解,这才刚进了大同城,有什么值得秦督师沉思的事情。

最后还是吴承恩上前轻唤了一声,“老师?何故在此深思?”

秦德威回过神来,见左右都是亲信,并没有外人,便指着外面叹道:

“你们可知道,大同城里遍地都是行走的功劳啊。我所愁思的是,怎样才能安安稳稳的,将这满坑满谷的功劳捡起来。”

众亲信听完还是面面相觑,如果是别人嘴里说出来的,就当是胡话疯话了,但这可是秦督师啊。

秦督师与他们一起进的城,也没多看了什么,怎么就能发现满坑满谷的功劳的?

难道这就是别人能当督师,而自己只能当小军头(小文书)的差距?

家业只是世袭铁岭卫千户的金汝泉实在忍不住功业的诱惑,壮着胆子问了句:

“不知行走的功劳都在哪里?如若军门不嫌弃,小的我愿效犬马之劳!”

秦督师指点说:“城门口闹事的那位宗室就是,刚才出去的总兵官王升也是,巡抚、知府说不定都是。

对了,还有大批潜藏在民间的白莲教匪徒!去吧!功名但在马上取,我看好你!”

金汝泉:“......”

无论是宗室也好,总兵也罢,巡抚和知府更不用说了,那都不是他这个小小千户能惦记的啊!

就算是本地的白莲教匪徒,也不是他这个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所能探知到的!

吴承恩不禁想起了秦老师的光辉历史,从南京到京师,不知多少官吏栽在秦老师手里。

所以忍不住劝道:“朝廷派老师总督宣大,是为了抗击北虏,还是不要内斗了。

若外敌未靖,却能把整个大同城连根拔起,不知朝廷和天下人又该如何看待老师?未免会有外战外行,内战内行之讥啊!”

秦德威反问道:“岂不闻,攘外必先安内?”

于是吴承恩便不说话了,老师你爱怎样就怎样吧!

旗牌官、李小娘子的二哥李滋则有个疑惑:“军门在宣府就抽调精骑西进,在阳和城也吩咐重新编集骑兵,到了大同又要抽集精骑。

小的斗胆询问一句,军门聚集数千精骑意图何在?”

秦督师仍然没说,不到最后时刻,不会有人明白自己的真实意图。

就是对自己人,最大的底牌也要保密!绝对避免一切走漏风声的可能。

所以只对亲信们答道:“我心中自有军机,说了就不灵了,听从命令就好!”

然后金汝泉和李滋两人也退下了,吴承恩生无可恋的拿出纸笔,准备聆听并记录老师的今日份新作。

秦督师正在酝酿“诗意”的时候,忽然家丁王大走到堂屋门外,禀报道:“大同刘知府来访!”

秦德威随口道:“见客时间已经过了,老爷我作完诗也要休息了,让他走人!”

王大却苦笑着说:“那刘知府硬塞给了我两锭银子,他还带了一个匣子过来,另外还有......”

秦德威叱道:“跟老爷我说个话吞吞吐吐的,到底还有什么?”

王大咬了咬牙说:“还有一对孪生美人。”

秦德威:“......”

双倍的快乐?竟然拿这个考验督师?

“老爷见不见?”王大又问道。

秦德威转头对吴承恩道:“今晚不作诗了,你先下去吧!”

本来生无可恋,只想逃之夭夭的吴承恩,忽然又不想走了,但最终还是被赶了出去。

随即大同知府刘永亲手提着匣子,走进了厅中。

秦督师对匣子里是什么毫无兴趣,抬眼就朝刘知府身后看去。

果然见到一对长相近乎相同的白净美人,身高一般的颀长。

尤为少见的是脸部轮廓略深,有几分立体感但又不显得突兀,十分明朗夺目,宛如一对极品玉雕。

秦德威不由得连连感慨,口口相传“大同婆娘”是九边特产之一,果真名不虚传。

刘知府也没着急说话,绝对不打扰秦督师欣赏美女。

一直等秦督师收回了视线,他才道:“下官趁夜而来,打扰督师歇息,实乃罪过也。”

秦督师快人快语的说:“不妨,有事就说!”

刘知府斟酌着说:“今日入城时,有人胡言乱语,恳请督师不可当真。”

这句话指的就是宗室奉国将军朱充灼所说的,知府走私了。

在大同这地方,走私真不是费劲活计,比如随便搞点盐,往北边一送就能赚钱。

在刘知府焦灼的等待中,秦德威足足沉吟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说:

“那都是中伤之语,他胡乱说出来,本督师也就胡乱听着,岂能做什么凭据?”

刘知府大喜,起身就要再度行礼,被秦督师拦住了,“同为朝廷命官,何须多礼!”

刘知府就知趣的告辞道:“督师镇守宣大,来日方长,礼数不周容日后再补。”

秦督师没有挽留,刘知府就这么走了。

匣子没拿走,能带来双倍快乐的美人也没带走,都留在了被秦督师征用的公馆。

秦德威就对公馆婢女说:“先将这一对美人送到后院!”

而后秦德威继续坐在前厅喝了一盏茶,寻思着时间应该缓冲的差不多,李小娘子应该欣赏完那一对美人了,才起身向后走去。

正好就撞见李小娘子叉着腰,站在月门当中,堵住了秦督师继续进入内院的道路。

“姐姐们都让我看着你,防着你胡作非为,可你这样子,让我回了家怎么向姐姐们交待!”李小娘子气鼓鼓的说。

秦德威叹口气,很苦恼的说:“你不懂官场上的事情,实在情非得已,不收不行啊。”

李小娘子不信:“这里还能有人逼你?”

秦德威解释说:“如果不收下这对美人,那知府必定不安,别人也会对我加倍警惕,非常影响我开展工作。

所以为了暂时麻痹他人,让他们暂时放松安心,我就不得不收下这对美人!

所以不是别人逼我,而是形势比人强。我也是很有苦衷的,你能理解吗?”

李小娘子蹙眉想了好半天,“那奴家不拦着秦先生了,但秦先生你也别让奴家难做。

人你可以留下,但回了京师家里再做处置,那就不关我的事情啦!

也都是为了你好,怕你不爱惜身子,好色过度折损亏空了,最后吃亏的还是你自己!”

------题外话------

月票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8)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