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征服者阅读> 第一百七十九章 承包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九章 承包制

唐寅话音一落,别说众商,便是裴思都不由自主坐正了些许。

“这新盐政简单归纳起来说的话就是三个字,承包制!”

众商面面相觑,显然是对这种制度感到无比的茫然。

“大明盐场、盐矿、盐井算不上多可也绝对不少,圣上派人专门绘制了南直隶、江南、福建、广东等地的产盐分布,一共划分了一百三十七处盐区。

圣上划分了这些盐区之后,根据各盐区内盐场历年的盐引取盐量进行了统计,最后制定承包价格。

这承包制的意思,本府可以假设一下,水丰盐场定下每年的承包价格为二十万两,诸位东家如果觉得价格公道合适,每年能在缴纳官府二十万两白银的基础上赚取足够丰厚的利润,那么就可以申请承包,官府会与承包商签订契约,定下年限,而承包商只需要在签订契约的一年内,如数缴纳承包价即可。”

众商懂了,裴思也懂了,然后就是无比的佩服!

朝廷不卖盐引了,因为盐引是官方操控,盐商为了谋取更多的盐引就会贿赂官员,从而造成贪腐之风横行,官府没了发售盐引之权,自然也就绝了滥发盐引这条路。

其次就是私盐,官方售卖盐引每年是有定额的,可官场上下谁也没把定额当回事,每年流通出去的盐引起码是定额的两三倍,这多发出去的盐引不知道肥了多少官员,要是真要以盐引掀起大案,钱宁敢拍胸脯保证,这满朝上下一个别想跑。

有盐引拿盐售盐就是光明正大不怕查的官盐,但是还有更多私盐贩子是拿不到盐引的,因为盐引的渠道几乎被各大盐商包圆了,中等盐商也不过就是吃些残羹剩饭罢了。

拿不到盐引就不能光明正大贩盐,但是盐的暴利让一些商贾宁肯铤而走险也要搞盐来卖,这些人自然就成了私盐贩子。

而在这些私盐贩子当中还不乏正儿八经的官盐盐商,走官盐的为什么卖私盐,很简单的原因,因为私盐不需要盐引,只要把盐场的管事人和太监喂饱了,拿到足够多的私盐,又不用给盐引的钱,自然能赚得多的多!

按照原本的制度,盐的贩卖必须是朝廷许可,任何没有朝廷许可的都属于贩卖私盐,一旦查实就是抄家灭门之祸。

然而私盐从未断绝,说到底无非也就是利之所驱罢了。

天子这承包制狠就狠在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是官盐私卖!

这是承包制的核心!

也就是说传承几千年的官盐买卖在嘉靖朝彻底绝了,从此以后只有私盐没有官盐的说法。

但是大明的利益受损了吗?

没有!一点都没有!

裴思随便估算一下,承包制下的盐业,每年至少能为国库带来两千万两以上的收入!

是收入不是税收!

以前盐税每年不过两百多万两,大明一年的税收不超过七百万两,现在好了新的盐政直接是以前盐税的八九倍,是全年税收的三倍!

盐引制变成承包制,这制度如果得以顺利推行,对于大明财政的好处简直难以想象。

在承包制下,承包的商人无需费尽心思去巴结官府,不用想方设法去弄盐引,官盐私卖更是直接从源头上杜绝了私盐。

还有就是盐民,这些盐民超过一半都是官府征发的劳役,也算是徭役的一种,也就是不用花钱的劳工。

但是承包商要制盐不可能有徭役的免费劳力,那么他们就只能雇佣,如此一来盐民可以通过做工得到收入,减轻了底层百姓对于徭役摊派的抵触。

唐寅后面说了些什么裴思几乎没听进去,他在盘算,盘算得失。

毫无疑问,官盐私卖的承包制对于大明的财政,对于打击私盐,对于民间盐民百姓乃至对盐商本身都有巨大的好处,那么谁的利益会受损?

必然是在盐引制当中获得利益的官僚和原本的大盐商。

这场肃贪风暴刮的太猛太急,以至于原本的大盐商几乎全军覆没,那么大盐商的利益可以忽略,那么利益受损严重的官场呢?

身为原本盐引制的既得利益者,为了不让自己的利益受损,他们一定会联合起来抵御这场盐政改革!

不可忽视的文官力量和强势而且还锐意改革,想要成为一代雄主嘉靖皇帝之间的博弈,最后谁会笑到最后?

如果是文官阶层败了,那么皇帝的下一步动作会是什么?

可皇帝要是没能扛住,那威信必然锐减,以后要是还想玩什么改革,恐怕就难了。

不过裴思觉得皇帝败的可能不是太大,这倒不是因为他女儿是淑妃,让他天然和皇室亲近,也不是觉得嘉靖强势,可以通过强权来逼朝臣屈服。

而在于一个理字。

很简单,理不在文官这边……

裴思自己就是正统的儒家读书人,自然也代表儒家这个群体的利益,当然前提是他没和皇室的关系那么近。

至于现在……就算裴思要和皇室撇清,儒家体系也不可能真正信任他,可以说自从女儿进宫成为淑妃的那一天起,他已经不算是文官利益集团中的一员了。

但是裴思认为皇帝会赢,不是因为淑妃,而是因为这一次文官没有理由来反驳。

无法反驳,无力反驳,就是如今内阁七老面临的状态。

“承包制。”朱厚炜从御座上起身笑道:“一百三十几个盐场,平均每个盐场的承包价差不多二十万两,朕不会去管承包商怎么去制盐,他就算招募一万盐民去为他制盐,只要他能保证这一万盐民的工钱,那朕也不会去过问,承包商哪怕一年缴纳二十万两,自己还能赚二十万甚至五十万,一百万,朕都不会过问,因为这就是契约精神。”

“陛下。”杨一清忍不住道:“就算盐引改为承包,可这收入也该归户部所有。”

朱厚炜笑了,身为内阁阁臣兼任户部尚书能说出这样的话,无疑说明了一件事。

妥协!

代表满朝文官利益的内阁彻底妥协了!

y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