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都市言情>重归新加坡1995阅读> 第366章 离岸孵化+加速+产业化战略!(求订阅给动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6章 离岸孵化+加速+产业化战略!(求订阅给动力)

“陈博士,您好,您知道美国有一家叫ADI的公司吗?”李晓凡在电话里问道。

“李董,您说的是Analog Device Inc.公司吗?”

“是的,就是这家公司。”

“那我知道,我以前在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工作时候,这家ADI公司一度是我老东家的竞争对手。这家ADI公司早期专注于生产运算放大器,而后扩展至包含数据转换器在内的其它线性IC,随后扩展至数字信号处理DSP产品,为信号处理应用提供模拟及数字整合方案……”

“陈博士,那您认识这家公司的两位创始人吗?”

“这倒不认识,但我有老同事和清华的校友在这家公司工作。怎么了,李董,您想找这家ADI公司?”

“我今天看到一则新闻说这家ADI公司采用MEMS技术成功研发出了微型加速度计,大批量应用于汽车防撞气囊的弹出控制。所以想了解一下MEMS这些技术和这家公司的情况……”

“哦,李董您说是惯性MEMS传感器。我以前也略有研究,这个惯性MEMS传感器的市场前景非常广泛。而高精度的MEMS惯性传感器将来可用于工业、国防和航空航天领域的倾角、加速度和振动测量……”

让李晓凡没想到的是陈大同博士对MEMS这个领域很有研究,介绍起来如数家珍。

“李董,其实ADI公司在1993年就研发出这个微型加速度计MEMS传感器产品了。前年德国博世BOSCH公司发明了硅高深宽比加工的深度反应离子刻蚀工艺,成为了MEMS的主流工艺。此后,MEMS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围绕深槽刻蚀技术发展出多种新型加工工艺。当下,这个MEMS主要应用于代喷墨打印头,硬盘读写头、硅加速度计和数字微镜器件产品上……”

听到“硬盘读写头”李晓凡心里咯噔一下,这不就是毛思明博士在研究的技术嘛!

与陈大同博士通完电话后,李晓凡过去边上的研发楼,找到了正在带领一帮技术人员在安装研发设备的毛思明博士。

李晓凡跑过去向毛博士请教。

毛博士笑着解释道:“其实我们现在研究的就是一种MEMS-GMR集成磁传感器技术。我们当下研发的GMR巨磁阻传感芯片,就像做蛋糕一样,由几十层的复杂工艺组成。它是一个集磁性薄膜、半导体集成及纳米技术为一体的技术,这技术结构我们可以套用一个数学公式:GMR巨磁阻传感芯片=磁性材料+纳米技术+半导体集成……”

……

经过与陈大同博士与毛思明博士的沟通,李晓凡慢慢地心中有了思路。

等毛思明博士忙完后,他让秘书梁贝妮把潘占隆博士与毛思明博士两位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两位,把你们请过来,我是想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我们怡凡公司科技板块的未来发展战略问题……”

一下子上升到整个科技板块的未来发展战略高度,两位博士一下子受宠若惊。

潘占隆博士与毛思明博士俩笑道:

“李董,您肯定有了什么新想法吧?还是直说吧,我们两个是搞技术的,对于这战略研究和投资等这么深奥的问题,我们俩不太懂也没有研究……”

“其实没你们说的那么复杂与高深!”李晓凡笑了。

他继续道:“占隆,最近你跟我回国与倪院士等国内专家打交道比较多,对国内的产业发展水平比较了解。而毛博士刚从美国跨国公司出来,对硅谷那边的最新前沿技术了解得比较透。我觉得现在你们两位技术人才这样的组合搭配非常好,中西集合,洋为中用……”

闻言后,潘占隆乐了:“李董,我差点听成中西医结合了!李董,您就直说吧,有什么新想法?”

“哈哈!我现在初步有一个想法,想听听两位博士的高见。我对我们怡凡科技板块的未来发展想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与规划。”

李晓凡继续道:

“我的初步想法是:当前我们要去美国硅谷建立高科技孵化器,我们新加坡这里的定位是总部+孵化+加速器,然后国内定位是加速器+产业化基地。总的而言,项目孵化的重心在美国,产业加速的重心在新加坡,产业化的重心在国内上海!”

听完后,毛思明博士竖起大拇指道:

“李董,你的眼光很毒辣,这个战略布局我很支持!老美当年二战结束之前,军方与情报部门就联手制定了一项名为‘回形针’的特殊计划,其主要内容就是抢人,哪怕是前苏联已经攻陷的地区,只要有人才就去抢,后来抢回来700多名德国顶级的科学家。而且二战后老美的开放政策与宽松的科研环境,特别吸引全球的科学家与人才。根据我个人的了解,当前我们清华与北大大概有近一万的名的毕业生留在美国。许多世界最前沿的技术集聚在美国的这些知名大学以及周边的大公司里,最为代表性的就是斯坦福大学与湾区硅谷……”

潘占隆博士不解道:

“李董,既然美国硅谷的创业环境那么好,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把毛博士他们请到新加坡这里搞研发中心?”

李晓凡笑道:“这是我的一个初步布局,新加坡相当于我们向米国进军的桥头堡,我们将来的后方基地在大陆内地,前沿战斗阵地在米国。新加坡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进可攻,退可守。特别以后像毛博士这样刚从米国大公司里出来的核心技术人员,手里掌握了不少核心技术,立马回到国内去创业搞研究容易引起米国的关注。先到新加坡过渡,可以避免不少麻烦……”

毛思明博士点头道:“李董,您的这个安排很好。因为新加坡与美国关系良好,我们在新加坡搞研发不会那么敏感,我们以后出入美国也很方便。而且我们当前这个磁传感项目需要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如果我们在硅谷有离岸孵化器就太好了。特别有些在美国当地有家庭的人才就可以直接留在我们的离岸孵化器工作,而不用跑到新加坡或者回去国内……”

“嗯,我接下来就打算去旧金山湾区那里找一个合适的场地建立我们怡凡公司的首个离岸孵化器。利用我们已经发起成立的怡凡风险投资基金,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找到许多更好的技术、更好的项目与更好的人才!”

y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