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都市言情>我在北大学考古阅读> 第016章:且,字属象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16章:且,字属象形

邹恒把问题抛了出来。

高铭必须接棒,谁让他刚才Q了对方呢。

“看得出来,大家对甲骨文对王国维先生都挺好奇,那么我就先抛砖引玉吧。”

“说到甲骨文,必须要说到甲骨四堂,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和郭末若。然而,甲骨文的发现却是刘鹗跟王懿荣。”

“王懿荣是个奇人,凭借着一己之力让龙骨论斤卖变成论字卖,而且一个字就相当于当时一头猪的价格,王懿荣应该是第一个发现甲骨文价值并且大量收藏龙骨的金石学家,不过他后来投井自尽才有了后来的第一部甲骨文专著的诞生。”

高铭也没说是啥,而且问,“苏亦同学知道哪一本书吗?”

看似闲聊实则考题。

苏亦作答,“应该是刘鹗编撰的《铁云藏龟》。”

高铭又问,“看过吗?”

苏亦点头,“读过,但读不精。”

这一出来,众人又笑。

高铭也笑,“简单跟大家说说《铁云藏龟》吧。”

实际上,苏亦没读过,但前世备考,了解过《铁云藏龟》,这玩意就相当于一到名词解释的10分题。

苏亦答的也简单,“《铁云藏龟》是清代甲骨学著作,也是中国第一部著录甲骨文材料的专书……《铁云藏龟》的出现直接将甲骨文从古董,变成研究历史的资料。”

标准的名词解释的写法。

一两百字,苏亦脱口而出。

高铭也不意外他的答案,而是说,“甲骨文的两个发现者,王懿荣跟刘鹗下场都不算太好,王懿荣是投井自杀,刘鹗则是悲愤而死,同样,王国维先生也是投湖自尽,我们的前辈为了甲骨文这个中华文明的瑰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这些后辈自当继承。”

实际上,高铭也只是感慨而已。

王懿荣的死跟甲骨文没啥关系,他是八国联军入京,皇帝逃跑,作为京师团练大臣,也就是民兵扛把子的他,以死殉国。

刘鹗也不是因为研究甲骨文而死。

他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曾为救赈饥民向俄军买粮,遭人诬陷,被清政府以“私售仓粟”的罪名流放XJ。流放途中,刘鹗郁郁寡欢,悲愤而死。

至于王国维之死,也跟甲骨文没啥关系。

王国维为何投湖自尽说法很多种。

主要跟当时的时局有关,对于他这样的知识分子未能善待。

顾颉刚就说,主要是当时的中国没有专门供学者研究学问的机构。

卫聚贤曾说过,他想邀请王国维去山西教书,然而,王国维则说,“山西无书”,便沉湖。

王国维遗言就说,“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义无再辱,道尽一切。

所以,才会有人一种说法,“甲骨是一种不祥之物,接触者都不得善终。”

苏亦对于这种说法,嗤之以鼻。

甲骨四堂之中,除了王国维之外,其他人都活的好好的。

然而,由于时间的关系,高铭并没有对王懿荣、刘鹗、罗振玉、王国维等人的故事做过多的讲述。

只是点出了罗振玉跟王国维在曰本研究的甲骨文的经历。

还提到两个曰本学者、林泰辅、内藤湖南。

尤其是后者,内藤湖南不是湖南人,他是曰本有名的汉学家。

高铭之所以提到内藤湖南,主要是王国维的《先公先王考》是在对方撰写的《王亥》基础上写的。

说到曰本,苏亦忍不住就想到生*崇拜。

实际上,不仅曰本有,中国古人也有。

比如刚才高铭教授给出的甲骨文拓片最后的两字“祖乙”,其中“祖”字就很有讲究。

甲骨文就是以“且”为“祖”,而“且”字造字本义,说法就玄妙了。

其中一个说法就是男性生*器之象形。

这个说法是有考究的。

不是人云亦云,比如清代的大学者阮元,就曾经在自己的书中考释说,“且,字属象形。”

然而,他就是不说象什么形。

阮元啥人?

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元老,死后谥号“文达”,跟大名鼎鼎的纪晓岚一个谥号,这样的聪明人,会不知道“且”字像啥吗?

肯定知道啊。

但人家就是故意不说。

让你猜。

然后后人就真的猜了。

好在王国维没有那么无聊。

他写的先公先王考,考释出“祖乙”两字,主要就是为了指出司马迁的错误:

祖乙是中丁的儿子,而非河亶甲的儿子。

因为《史记》中记载:河亶甲崩,子帝祖乙立。

这里面的逻辑关系,熟读《史记》以及《先公先王考》的人,自然会知道。

苏亦无须赘述。

也没有人给他赘述的机会。

前世,在云大读研的时候,专业的老师就曾经让他背诵《中国历史年代简表》,当时,他被第一个抽中,不愿意背,然后就提出靠后背诵,结果这位老师同意了。

然而,考核的时候却不给他及格。

因为这门成绩,让他当年的奖学金泡汤。

当时,他郁闷到吐血。

对于中国历史年代简表,苏亦极为印象深刻。

不过夏商周断代工程却是以《史记》为蓝本发布了夏商周年表。

这里面的争议,也不赘述了。

因为1978年的时候,断代工程连影子都没有。

此时站在台上的苏亦,也只能够想着这些有的没的,因为邹恒教授,最后又把他拎出来作为结束语。

让大家跟他讨论甲骨文。

谈论啥啊。

苏亦啥都不懂。

然而,邹恒教授才不管这些,他对甲骨文研究历史,基本上一笔带过,要不是高铭刻意点出来他商周考古专家的身份,他估计也不会对史语所对殷墟的发掘有所提及,因为没有必要。

他甚至,对于罗王俩人的成就也没有多谈。

这种蜻蜓点水,不痛不痒的概述,让高铭教授,很是不满意。

他是研究古文字的,而且跟一般的古文字学者不一样,他是从考古跨界去搞古文字的。

是正儿八经受过系统训练的现代考古学者。

所以越是这样,他越能够知道王国维的甲骨文造诣有多高,能取得如此成就有多难能可贵。

然而,这里终究不是课堂。

是考核现场。

高铭就算推崇王国维,也只能够克制。

毕竟主角是苏亦。

望着台上年轻的面孔,高铭有些惋惜,“那么苏亦同学,咱们以后有机会可以做一些学术探讨。”

看得出来,他对苏亦挺感兴趣的。

甚至,有一种强烈的感觉。

恨不得苏亦去读他的研究生。

实际上,这个有这个想法的人并不在少数。

苏秉琦先生就是其中一个,“看得出来,诸位对我们苏亦同学,都挺感兴趣的,所以诸位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跟他交流的吗?”

潜台词就是其他老师还有问题发问吗?

苏秉琦环绕一周后,就没有人说话,就转身对旁边的宿白先生道,“那么接下来的时间就交给宿教授了。”

苏亦报考的导师终究是宿白教授。

决定苏亦能不能通过复试的人,还是他。

不要看之前苏亦跟其他老师聊的热火朝天,要是导师宿白不要他,刚才他表现也就是抛媚眼给瞎子看。

这也是为什么要把宿白教授留在最后的原因。

宿白教授接过苏先生的话,“你大致的情况,我已经知道,你的学识,诸位老师也基本认可,所以我这边主要了解你的其他方面的情况,希望你能如是回答。”

苏亦点头,“好的,先生。”

宿白问,“会素描吗?”

这一问,苏亦一楞,这是送分题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