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1章 砸钱

简洁而又忙碌的市政大厅,李信和罗烟联袂走入。

两人衣着光鲜,气质不凡,很快就有工作人员过来接待。

“两位同志,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工作人员满脸微笑,热情询问道。

李信指了指罗烟,笑道:“这位女士是想要归国投资的港商,也是计划委员会丁向东处长的朋友,我们有要事和他详谈,请问他在吗?”

李信要找的故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初在火车上遇到的国字脸丁向东。

这位老哥来头不小,居然是计划委员会的负责人,被中央指派到深圳主持工作。

毕竟有熟人好办事,倒是能帮李信省了不少麻烦。

工作人员一听是港商,而且还有投资意向,顿时变得更加热情。

“在的,在的!丁处长就在办公室,两位请跟我来。”

工作人员一路殷勤地把两人带到计划委员会的办公区,又走了几步,来到处长办公室。

“咚咚咚!”

他敲了几下门,里面顿时一道洪亮而又有力的男声:“请进!”

把两人领进屋,工作人员对丁向东说道:“丁处长,有港商自称是您的朋友,说有要事找您。”

丁向东抬头一看,顿时露出意外之色。

“李信同志!罗烟同志!想不到居然是你们,快请坐。”

他对这两位的印象太深刻了,尤其是李信,当初两人在火车上的长谈,对他影响极大。

甚至他之前有的工作方针都借鉴了李信的思路,效果意外的好。

当然,最关键的是,这小伙子之前还带领厂子创造了巨额外汇,报纸报道的沸沸扬扬,虽说上面的照片有些失真,但是他还是一眼认出了李信。

等到工作人员离开,他亲自给李信两人沏了杯茶,笑道:“你们两人一起登门,怕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吧。”

“丁大哥慧眼如炬,瞒不住你,确实有事想请你帮忙。”李信微微笑道。

“什么事儿?”丁向东露出诧异之色,疑惑道,“对了,刚才工作人员说你们是港商,这又是怎么回事?”

李信笑着解释道:“我是根正苗红的无产阶级劳动者,不过烟姐是港商。”

丁向东一眼就看出李信玩的鬼把戏,定定地看了他一眼,感叹道:

“你小子的胆子,端是大的没边了,就不怕我把你抓起来?”

“丁大哥,我们是真的想为这里的经济添砖加瓦,出一把力。”李信专捡高大上的说,“再说,我们这并不违反原则啊。”

李信这还算好的了,殊不知后世,为了优惠政策,不知有多少内资转外资。

“真的不违反原则吗?”丁向东瞪了李信一眼,道,“那么你来告诉我,小罗当初是怎么赴港的,罗湖桥那边应该查不到她的出境记录吧?”

“嘿嘿!”

李信尴尬地冲丁向东笑笑,对于自己的把戏,他可不认为能瞒过丁向东,还是开诚布公的好。

再说丁向东能被派来主持经济工作,妥妥地改革派,肯定不是迂腐之辈,定然不会对李信两人做什么。

果然,沉默了一会儿,丁向东没好气道:“说说吧,具体找我什么事儿?”

李信摊开一张罗湖区的详细地图,在南湖街道的某处画了个圈,笑道:

“这儿有家濒临倒闭的机修厂,我们想接手过来。”

地方是他花了好多天才选好的,不光因为有个机修厂,更重要的是那儿的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也极其优越。

丁向东瞬间便领会了李信的意思,道:

“你小子应该是想买蛋生鸡,折腾了那么一圈儿,小小的机修厂,应该入不了你的眼吧。

把你的计划都说出来吧。”

李信笑了笑,继续说道:“机修厂附近的那块空地,希望政府可以批给我们,我们准备在此投资一家千人的服装厂。

这还只是前期规模,以后扩大是必然的。

甚至服装厂还会建宿舍,部分内留自用,部分可以捐给市政厅,给那些来深圳参加工作的同志当宿舍用。”

这会儿根本就没有商品房一说,像这种大规模的出售住房,也不被允许。

不过倒是可以捐赠给政府,这无疑是雪中送炭,好处多多啊。

李信可是打听过了,如今很多来深支援建设的干部,可是连宿舍都没有呢。

果然,听力李信的计划,丁向东的呼吸微微变得急促起来。

不提那后面画大饼的宿舍,就是那千人的服装厂,也足够令他心动。

千人规模的服装厂,在如今的深圳,规模算是相当大了,这可以带动多少就业,拉动多少经济啊。

当然了,空口无凭,说大话的港商,他也见过不少,于是,他直截了当道:

“你小子说的比唱的还好听,要是不拿出实际行动来,休想让我去帮你。”

“说是支援国家经济建设,自然就不会让丁大哥失望。”

李信微微一笑,竖起二根手指道:“我们前期决定投资2000万港币,只要丁大哥能帮忙搞定,2000万随时到账。

甚至你要是今天搞定,我们今天就把钱打到中国银行的账户。”

这会儿外商在大陆投资,所涉及的资金,全部统一打入中国银行的专有账户。

这些可都是外汇,只要打入外汇,基本属于有去无回的那种。

只要钱还在账户里,地方政府总会想方设法地让你花出去。

虽说办理上面的事儿,可能并不需要两千万港币,但是以钱开路,总会省去不少麻烦,反正这钱迟早能用到。

至于说如果钱不够,可不可以让政府拨贷款,那就甭想了。

现在深圳哪哪都需要发展,市政厅穷的叮当响,根本就没那条件拨贷款。

一个个领导想钱都想疯了,恨不得把一块钱掰成两半花。

果然,一听李信两人带有2000万港币的资金,丁向东眼睛都变红了,急切道:

“2000万港币,那得有近400万美元吧,你真要投资这么多?

甚至,事儿今天办好,今天就钱打入中国银行账户?”

“说到做到!”

“你等着,我这就找他们商议,马上给你一个明确答复。”

丁向东匆匆撂下一句话,着急忙慌地出去找人商量。

如今,就是有怀揣三五十万港币的港商过来投资,都能让市领导亲自接待。

更不用说李信这个2000万港币的巨额资金,自然是引起了整个市政厅的轰动。

丁向东的动作极快,李信和罗烟只是等了不到一个小时,便见他带着市政府的几个主要领导过来。

“这位是爱国港商罗烟女士;这位是李信同志,是罗烟女士驻大陆的全权代表,如果以后罗烟女士不在,任何事情都可以找他商量。”丁向东介绍着。

市政厅的大领导亲切和两人握手,畅笑道:

“两位都是好样儿的,深圳的发展迫切需要你们的投资和建设,你们能来,我们热烈欢迎,你们提出的条件,我们答应了,就是这钱——”

“领导放心!”罗烟微笑道,“只要签完合同,钱马上打入中国银行的专有账户。”

“对,对,签合同!”

2000万港币外汇的威力是巨大的,这可是实打实的钱,基本打入专有账户,这笔钱几乎百分之百在深圳投资。

这可不是那些画大饼的协议投资可比。

因而市政厅表现的格外积极,也爽快。

双方当场签协议,2000万港币也在当天汇入中国银行的专有账户。

有着2000万港币打底,市政厅几乎半卖半送,把机修厂以及其旁边空地批给两人。

机修厂周边的空地面积不小,足有25亩地,相当于后世一个标准体育厂面积。

两天后,大陆这边以李信为代表,香港那边以罗烟为代表,正是成立外商合资公司。

取名隆信。

名字是李信这个取名废起的,简单通俗,寓意吉祥。

至于罗烟取的烟信或者信烟,意思太明显,想都没想,就给渣渣毙掉了。

为此,罗烟生了一天的闷气。

没法,李信只能捂着还没养好的腰子,奋力操劳。

随着隆信的成立,机修厂以及即将新建的服装厂全部划到它旗下。

南湖街道38号,位置不错,交通也好。

这里有一家规模不大的集体企业,叫做南湖机修厂,效益极差,半死不活。

厂领导头发都给愁白了,不过今天他却精神极佳,跟街道以及区里的几个领导早早在门口等着。

“诶,你说咱们这小小的机修厂,什么都没有,怎么就给港商看重了呢?”

“嘁,你这小破厂什么都没有,怎么可能被人家看上,人家只是缺块地,至于机修厂,那只是顺带。”

“我也听说了,为此,市里还把旁边的25亩空地也批给了港商,听说要在这建一个千人服装厂。”

“1000人的服装厂,那规模确实不小!”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告诉你,人家港商这次足足带了2000万港币,正搁银行账户趴着呢,随时可以取用。”

“2000千万港币,换成人民币,那不得近700万人民币,好多钱!”

“还换700万人民币呢,你想得美,那是外汇,和人民币能比吗,在百货大楼前,1港币能换一块八,你想想这2000万港币什么概念。”

“乖乖,那不得3600万人民币,这得多少钱啊。”

“很多很多,为此,市里不知多少单位盯上这笔钱,想把港商拉到他们那边投资,不过港商都给推脱了,坚持在咱们这儿投资,说这儿的交通便利。”

“那可不,咱这儿的路可是水泥路,可不是别地儿那些土路可比,要不说人港商有眼光呢。”

这时,一位区里的领导指了指不远处,说道:

“行了,都别嚷嚷了,人家港商过来了,都站好,别让人看了笑话。”

只见,一辆极为显眼的黑色奔驰缓缓驶来,顿时引得几人忍不住小声议论。

“这什么车子?真气派!”

“没看过电视吗,这叫平治,在香港,很有钱的老板才能坐得起,一辆100多万呢。”

“乖乖,坐的车子就有100多万,这港商可真有钱......”

奔驰停下,李信穿着一身深蓝的长衣长裤下车,与那些等待的领导没有两样,特接地气。

拉开后车门,罗烟走下,一袭黑色的连衣长裙,搭配一副金丝边眼镜儿,高贵、优雅,港商的气质拿捏的足足的。

“哎呀,欢迎,欢迎港商同志莅临!”

区领导大步迎来,热情道:“您就是罗烟女士吧?”

“我就是罗烟,你们这也太客气了。”

罗烟微微一笑,指着身边的李信道:“这位李信同志,是我在大陆的合伙人,我对大陆的政策不太明晰,大陆的事务由他全权负责。

各位要是有什么事情,可以找他商量,他可以全权代表我。”

领导打量着李信,看着他那熟悉的打扮,倍感亲切道:“李信同志好,以后还请多多关照。”

“您抬举了!”李信笑道,“我看咱们也别在这杵着了,还请领导带我们去厂子看看。”

“哦哦,请进,快请进!”

领导顿时反应过来,领着两人走进厂子。

机修厂规模并不大,占地不足2亩,两个车间,一个食堂,以及一排搭建的瓦房当做办公室。

一圈参观下来,李信对这厂子的算是不抱任何希望。

设备落后,只有一些小型的车床、镗床、刨床等机器,林林总总加起来也就20来台。

就这些玩意儿,别说造汽车,就是生产自行车都没戏,估计也就能打造些铁锹、斧子之类的工具。

如果想造车,一切几乎从零开始。

当然,要说唯一有什么优点的话,就是这儿的工人不少,都是技术工种,前期省的李信再去招人。

等到一圈儿逛完,领导急忙问道:

“李信同志,你看这厂子,贵公司打算怎么处理?

我们知道你们是看上了这块地,不过要是把厂子取缔的话,工人一定要妥善打理好,那些工人,拖家带口的,也不容易。”

“领导放心,我们绝不会取缔厂子!”李信保证道,“相反,我们还要扩大厂子的规模。”

“哦,扩大规模!”领导顿时来了兴趣,“贵公司有什么打算?”

李信也没藏着掖着,直接回道:“实不相瞒,我们想在这儿造汽车。”

“就这厂?还造汽车?”领导顿时瞪大了眼睛,“这可能吗?”

“只要钱到位,没什么不可能!”李信嘴角噙笑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