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寄生虫学名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而那个患者最终抢救无效,死亡了。”
“国外有专业的数据表明,人类在感染该寄生虫后的死亡率,高达97%。”
苏辞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大脑里,有关于食脑虫的各种病例记录,以及,食脑虫的感染,治疗,抢救等情况。在过去的53年内只有133起“食脑虫”感染记录在案。
但一旦感染,这种病菌非常致命,此前仅有3人在感染“食脑虫”后存活下来。
他没有一丁点的夸张,再他了解的一百多例病例里,“食脑虫”一旦发病紧急,身体各项机能,指标,都在快速下降
有的时候,让人连抢救的时间,都没有。
之所以阿米巴原虫,会有这么一个可怕的别名,主要就是因为,它的死亡率,以及病发的严重性。
不过很多人听了食脑虫这个名字,下意识的会以为,这虫子会食人脑子。其实并不是。
阿米巴原虫可引起脉络膜神经炎,与急性室管膜炎。
炎症会引发大脑半球及小脑出现严重水肿,小脑扁桃体突出与充血。
还有嗅球嗅泡明显坏死,出血有中等数量的脓性渗出液。
眼眶前部皮质也出现坏死,出血,脓肿。以及,人的第三,四,六脑神经瘫痪等症状,最终导致人类死亡,而并非直接把人脑“吃掉”。
当一个人感染的越严重,他的皮肤于人体呈现的病症,就越严重。
现在被松下飞机的患者,明显是在中度感染的阶段。
面部,皮肤,眼部的病变,还没有显现。
说实话,这个人最后能不能救回来,苏辞并没有多大把握。
因为他的情况太危险,光是发现的时候,就已经是中重度期了。
而且,系统给他的,记录在案的一百多例“食脑虫”病例,其中没有什么值得考虑借鉴的治疗方案。
那几个成功抢救回来的患者,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年轻,身体好。
最重要的是,发现病症早,过早的介入治疗,控制了他们的病情恶化加重。
至于这个患者的具体后续的治疗方案,还是有霍思邈,何建一他们,商量着,再制定。
患者家属听完之后,已经在院长办公室哭的声音嘶哑了,因为仅仅是这一天,就下了两次病危通知了。
“走吧,再去商量一下,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抢救治疗方案。”
何建一叹了一口气,叫上苏辞,一起离开了。
这次,何建一同样也没有信心。
回到办公室之后,何建一跟苏辞都在查文献。
还有一些,资深的神经内科主任。
可有很多资深的神经内科主任,甚至都没有碰到过这个病例,更别说好的治疗方向了。
现在他们完全只能做被动的治疗,开颅手术引流之后,想办法取出颅内的原虫。
然后,修复大脑。
但手术的成功率,并不高。
就这一个患者,苏辞已经忙了整整一天。
患者会经常出现抽搐,室颤,血压下降过低,以及体内维持在三十五度以下,上不来的情况。
这一会抢救室,一会处置室,一会ICU的跑,可把苏辞累的够呛。
回到家之后,苏辞坐在沙发上,简直273一动都不想动了。
“苏辞哥哥,怎么感觉你今天特别的累。”宛瑜拿了苏辞最喜欢喝的柠檬红茶过来,给苏辞喝。
苏辞靠在沙发上,看着宛瑜,然后把她拉到怀里。
“别动,让我靠一会。”
宛瑜颈间的香气,总是能让他安心下来,还有抗疲劳的作用。
“大医生,很少见你这么累的,又做大手术的?”苏辞摇摇头
“一个非常罕见的疾病,是从国外做飞机回来的时候,在飞机上病发的。”
“结果在急诊科抢救了这一天,下了三张病危通知。明天能不能挺过来,还真不知道。”
宛瑜可是第一次见苏辞对患者的情况,这么不自信。
“大医生,加油。虽然我不懂医,但我知道,我家大医生是最厉害的。只要咱们尽全力抢救了,就问心无愧,对不对?”
她怎么能不知道,苏辞在医院每天面对的压力。
苏辞给宛瑜撩了一下刘海,她的星星眼里面,全是对自己的崇拜。
那种眼神,让苏辞不自觉的露出笑容,心里的阴郁,一扫而空。
第二天上午,急诊科办公室
“苏医生,何主任让你过去,昨天那个”食脑虫“患者,情况好像并不乐观。”
“好,知道了。”
苏辞应了一声,赶紧往ICU跑去。
不乐观也是苏辞意料之中的事,主要是食脑虫对患者大脑造成的危害太大,想渡过难关,还真是尽人事,听天命。
“系统,这个食脑虫,就没有相对性的治疗方案?”
苏辞在走路的时候,询问系统。但系统则表示,系统收录的病例,治疗方案,都是国内的居多。
国内的阿米巴虫的种类,跟国外的不同。
一般国内的,都是阿米巴肝脓肿病例,所以,关于阿米巴肝脓肿的治疗方案,系统倒是有。
国外的病例,一般的系统也有记录,但想食脑虫病例,太过稀奇,病例又少。
没有过多成功病例支持研究,死亡率又高达百分之九十七。
所以,目前连系统也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
这种情况就等于,一个人失血过多,接近死亡的瞬间,你去给他输血抢救也没用,是一个道理的。
“好吧,我知道了。”苏辞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去了ICU。
何建一跟霍思邈已经在那了。
“患者已经在全身支持治疗的情况下,反复行脑室穿刺引流,再加上经脑室内给药,能做的治疗,已经都做了。”
这是霍思邈说的。
何建一点点头,他招招手让苏辞过来,并把病例交给苏辞,让他看一下。
“患者今天体温又高达四十一度多,持续高热,没法降下体温。夜间抽搐不下十次,持续昏迷,没有清醒的预兆。”
“脑引流的效果,也并不是很好,生命体征,也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支持点,患者可是随时需要抢救。”
霍思邈接着说
“而且已经出现过两次室颤,虽然勉强救回来了,但效果并不理想。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三次室颤。”
他们三个正讨论着呢,患者的心电监护仪,就再次发出警报。
果然,霍思邈的判断,是正确的,患者在短时间内,再发第三次室颤。
“除颤仪。”
何建一让苏辞推过来,他们几个的脸色都非常严肃,凝重。
因为这一次人可能救不过来了,就算救过来,也很有可能撑不过下一次了。
“两百焦耳充电。”
“两次焦耳充电完成。”
“离床!”
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