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大明第一臣> 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

昏暗的诏狱,廖永忠形销骨立,没有了多少人形……别管是什么的钢铁硬汉,到了这里,结果都差不多。几乎不用十八般刑具,光是无边的绝望,就能将人完全吞没,渣都不剩。

脚步声打破了死一样的宁静,朱元璋迈着大步,来到了廖永忠的牢房前面。

听到声音的廖永忠猛地抬头,他收敛瞳孔,仔细看去,好半晌才认出了朱元璋。刹那之间,溺水之人抓到了救命稻草,疯狂磕头。

“上位饶命,上位饶命啊!”

他的脑壳触碰在满是稻草的地上,没有几下,就已经皮破血流,狼狈不堪。

老朱就这么看着他,谈不上什么怜悯,有的只是困惑。

过了好一会儿,老朱才冷冷道:“廖永忠,咱想问你,一个人要贪多少,才能满足?”

廖永忠怔了怔,突然痛哭流涕,“上位,罪臣都是被他们害的!罪臣原是一两银子也不要的,洁身自好,绝不敢违背国法啊!”

“哼!”老朱冷笑,“这话当初陆仲亨和唐胜宗也说过。你们都不想贪墨!可你们贪墨的比谁都多!几百万贯的家产,你比咱这个皇帝舒服多了!水师都成了你的私兵,到了这一步,还磕头求饶有什么用!别说是你,就算是更重要十倍,百倍的人,也敌不过咱的国法!”

廖永忠怔了怔,他意识到了,自己的命是保不住了。

短暂的失神之后,便鼓起最后的一点希望,继续哀求道:“上位,念在罪臣过去的功劳份上,饶过罪臣的家人,留下廖氏的一条血脉吧!求求上位了!”

朱元璋轻叹口气,“廖永忠,太晚了,你不光是走私无数,你还通倭,贩卖武器军粮,从倭国换取金银,要是没有倭国,你如何能攒这么多钱啊!你应该知道,蒙古铁蹄,践踏中原,神州陆沉,这是奇耻大辱。身为华夏子民,炎黄后裔。私下里勾结外国,这是最大的罪!咱也不敢赦免,毕竟这会动摇国本的。”

朱元璋的声音不高,但是字字如刀,廖永忠已经是彻底绝望了。

突然,他猛地爬起,瞪着血红的眼珠子,疯狂怒吼,“朱元璋!你不要忘了,是我帮着你渡过长江的!湖口大战,又是我们水师的功劳!你朱家的江山,有我们一半的功劳。你现在卸磨杀驴,丝毫不讲情面,你就不怕天下人议论吗?”

“朱元璋,你好歹网开一面,留下一条活口,也算是你的一点仁心!你就不怕,有朝一日,你们朱家穷途末路,也被诛杀干净吗?”

廖永忠怒极,什么话都说了出来,着实是大逆不道。

李善长立刻向前,要痛斥他狂妄犯上。

却被朱元璋拦住了,“李先生,咱既然做了,就不怕人议论。这点胸怀咱还是有的,咱也相信,老百姓终究是能看明白是非对错的,咱这么做,没错!”

朱元璋又看了看廖永忠,轻叹道:“如果这江山只是咱朱家的,没准咱还真能网开一面,饶了你的性命。奈何咱只是皇帝而已,是秉承万民之意,坐上龙椅的,咱便不能只讲君臣之谊,朋友之义,宗族之亲……咱要为天下人负责啊!”

老朱说到这里,摇了摇头,终究是无话可说,他转身而去。廖永忠望着老朱的背影,万念俱灰,突然,他伸出巴掌,抡圆了抽自己的嘴巴子,一下又一下,打得腮帮肿起,打得嘴角流血!

他又用手,拼命捶打栏杆,没有几下,皮开肉绽,血肉模糊……

朱元璋从诏狱出来,身后李善长亦步亦趋。

老朱停了下来,对李善长道:“李先生,你说,这一次的案子,何至于牵连如此之多?”

李善长一怔,忙道:“老臣以为,不论是廖永忠,还是俞通海,杨宪,他们久在高位,门生故吏,家人亲眷,遍布朝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时候他们自己不想贪墨,亲人部下也会劝说他们贪财。他们贪了钱财,也要分给家人部下。说来说去,其实他们就是一体的,上位族诛这几个人,也是理所当然,恰如其分!”

朱元璋微微沉吟,突然道:“李先生,那咱还要问你,在大明朝,究竟是国法更大,还是人情更大?”

李善长瞬间怔住,这种话题,不是该询问张希孟吗?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

其实朱元璋想问的是,虽然自从起兵以来,一直强调规矩,订立了那么多法令,但是到底能落实几分呢?

长久以来,以儒道治理国家,家国天下,亲亲相隐,稠密的人情网,远比国法更加有力量,互相庇护纵容。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种任人唯亲的局面,被视作理所当然。

铁面无私,反而是不通世故,不晓人情。

如此一来,一人获罪,牵连无数,也就理所当然了。

李善长到底没有回答朱元璋的话,他隐隐觉得,脖子发凉,心里头毛毛的。怎么好像自己也经不住检验啊?

这一次来诏狱,到底是送廖永忠,还是告诫自己啊?

李善长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

朱元璋深深叹口气,“江西在做移风易俗的事情,咱现在看来,不光是民间,朝堂也要如此!咱们大明朝,要讲国法!要有更严密的规矩。像这种牵连成千上万的大案子,再也不能出了!”

李善长浑身一振,连忙道:“老臣记下了。”

……

洪武大帝的屠刀,终究是落了下来。

首先是廖永忠和俞通海,水师的两大家族,被悉数诛杀。

他们的旧部将领,也有上百人,跟着掉了脑袋。

经过这一番诛杀,原来的巢湖水师旧人,几乎不剩什么,被一扫而光。

比他们还惨的却是御史台。

自杨宪以下,一共四十多位御史被杀,另外还有大半御史被罢官,逐出朝堂。

作为仅次于中书和门下二省的御史台,几乎为之一空,已经到了无法运转的地步。

更让人无语的是,现在连接御史台的人都没有了。

因为经此一役,御史台不光是损失惨重,更重要的是威望尽去。

人们发现那些本该秉持国法,监察百官的御史大人们,竟然一个个贪赃枉法,中饱私囊,所作所为,让人更加不耻。

在处置这些御史的时候,居然比水师那边,更加惨烈。

愤怒的百姓,带着各种各样的东西,什么牛粪,石块,烂菜叶,破草鞋……他们用这些东西,将杨宪等人彻底淹没。

在剥皮楦草之前,先体会了一把遗臭万年。

新的御史大夫,必须重塑御史台的威严,要挽回人们的信心,还要让御史台妥善运转,变得比以往更加高效,以实际的成果,回应百姓期待。

这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试问大明朝,谁能有这个威望?

李善长默默盘算了一下,道德人品,声望能力,全都过关的,还真就只剩下一个人。

没错,就是张希孟!

也只有让张希孟回应天,接过御史台的烂摊子,才能快速恢复人们对御史台的信心。

只不过这人虽然合适,但后果却是老李不能不忌惮的。

张希孟有王爵在身,又是执掌门下省的右相,是不可能免掉右相职位,专任御史大夫的。

也就是说,要让张希孟肩负起门下省和御史台两个衙门。

门下省的恐怖之处,就不用说了,百官悉数捏在门下省手里,如果再加上御史台,那他老李根本没法玩了。

可问题是不让张希孟接任,还有合适的人选吗?

李善长是苦思冥想,完全没有更合适的人了。

本来朱升或许还行,奈何人家已经重病返乡了。再有汪广洋之流,如果是平时,接掌御史台,也没多大事情,可是在当下,他们还差得太远。

李善长反复思量,到底是找不出这个合适的人选。

他也没有料到,虽然一举扳倒了杨宪,瓦解了御史台,奈何动静太大了,别人都不成了,只能请张希孟回京……

我这是干了什么啊?

这不是挖了个坑,把自己埋进去了吗?

李善长是追悔不迭,死的心都有了。

但是不管他怎么不情愿,事情还是要往下走,御史台监察百官,朝野上下,全都在其中。任务丝毫不比中书省轻,是一刻都不能停的。

果不其然,朱元璋降旨,召李善长入宫商讨此事。

李善长简直怀着上坟的心,前来拜见朱元璋。

“李先生,水师整顿,尚有时间,但御史台却是不能没人。你身为宰相,为国举荐人才,乃至职责所在,你说说吧!”

李善长万般无奈,只能道:“回上位的话,当下能够挽回御史台声望,只剩下张相一人,老臣斗胆谏言,请张相兼任御史大夫!”

老朱一怔,“他是右相,再兼任御史大夫,只怕不妥吧!”

李善长无奈道:“确实不妥,但非常之时,只能行非常之事,还望上位能够恩准。”

朱元璋笑了,“李先生,你这么说,倒是出乎咱的预料,看起来确实是以国事为重!咱很高兴!”

李善长心都滴血,果不其然,你就是这么想的!

看起来自己是别想摆脱张希孟的阴影了。

只不过老朱却是摇了摇头,“咱也觉得张先生合适,可他却不答应!他还要在北平教书,而且尚有更重要的事情要交给他办。”

李善长大为惊讶,“上位,如果不让张相接任御史大夫,就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

朱元璋微微摇头,“其实还是有的。”

“谁?”李善长惊问道。

“徐达!”朱元璋轻轻吐出了一个名字……

dd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