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明德第一次跟顾辙打电话碰了一鼻子灰后,他也不可能三天两头上赶着受辱。
程朗那边,倒是在短短几天之内,就把天元科技的美瞳新材料技术的市场前景信息、捅到了海昌眼镜大中华区公司的总经理那儿。
总经理郭永俊把史明德找去,问明了情况,少不了批评一顿,让他尽快组织各相关部门一起评估想办法。
毕竟这事儿的第一责任人还是史明德,而不是研发部的人。
供应链管理的职责就是“先评估全供应链各环节的风险”,哪怕是技术方面有短板,也要供应链管理部来论证“应该自研解决还是外购技术授权”。
只有史明德这儿综合评估了,觉得“可以自研”,球才会踢到研发部那儿,由研发部再来扯皮需要多少预算、多少时间,正式立项。如果评估觉得还是买划算,那就史明德组织人谈判买。
不过郭永俊好歹明白事理,听了史明德苦口婆心的解释之后,他也意识到服软的事情不能太急,否则容易被对手看清底牌、愈发敢跟你漫天要价。
海昌家大业大,原先美瞳生意的销售额占比也很低,扛一两个月观望期倒也扛得起。
虽然程朗把这个问题说得很有远见,但那毕竟是未来了。
郭永俊作为总经理,必须综合评估公司的现在与将来,不能为了一个将来大概率会快速扩张的新市场,损害到眼下的全局利益。
就让史明德先两手准备、评估到年底再说吧。除非顾辙那边主动对授权租金降价,否则海昌就暂时按兵不动。
……
暂时躲过一劫的史明德,当然也不敢怠工,跟总经理汇报之后第二天,就找到了研发部的同僚,让他们评估逆向或另行研发、绕过顾辙专利的可能性。
隐形眼镜毕竟不是海昌最核心的产品赛道,所以也不可能让CTO来亲自督办。史明德找到的还是他那位老朋友、研发部门的副总周海天。
周海天也是10个月之前、参加过跟顾辙的第一轮技术谈判的老人了,对情况比较熟悉。
当时要不是他帮忙,在技术上翔实地评估,也不可能帮史明德讨价还价、把基本款离心法免研磨软镜材料的排他授权费,砍到200万人民币一年。
这次也算是一事不烦二主了。
在史明德找上门之前,周海天就已经没闲着了,早在10月中下旬的时候,他就本着职业敏感性,先用研发经费买了一点竞品样品回来,
大致测试了一番天元光学美瞳镜片的性能参数,还出了一个内部的检测报告。
当然,也仅限于性能检测,做个竞品分析。没有收到更多的上级指令之前,他也不会给自己多找活儿干。
一直到11月初,史明德和程朗那边渐渐发现形势严峻,跟他打了招呼,周海天才开始全面进行成分分析评估。
整个过程又持续了半个多月,到郭永俊削了史明德之后一周多,周海天才拿出一个初步结论。
“我们已经分析出顾辙用的新技术里面,所使用的染色剂是什么成分了。但是硅水凝胶里的有机高聚物部分,目前还没法分析,更不可能知道其生产反应过程、是如何制取的。
如果总经理或者董事会要看最前沿的材料,就把这份逆向分析报告拿上去吧,其他的我暂时无能为力,或者至少几个月之后,要不半年之后,能逆向出更多细节来。”
周海天面对史明德多次催促,最后给出了这个一个结论,也算是对得起老朋友了。
美瞳材料是硅水凝胶和交联剂、染色剂共同作用的结果。凝胶体本身是复杂的有机高聚物,很难分析,你最多分析出里面各种元素的比例,但这没有价值,有价值的是材料的微观结构。
相比之下染色剂是这三类成分中最容易化验出来的,化学性状也最为稳定。周海天也非常擅长保住乌纱帽,知道先柿子挑软的捏,一旦不懂技术的外行大领导问起来,他们也不是一事无成,还是分析出不少干货的,也就交代过去了。
史明德却是稍微懂点技术的,他看了周海天花了20多天工夫给他弄出来的结果,不由沮丧:“光分析出他用的染色剂是什么,这有什么用?难道我们真没法逆向了么?”
周海天摇摇头:“就算逆向出来,有什么用?逆向成功了,也是别人的专利,已经申请了的,到时候一请求公开、进入实审,我们就白搞了。
但是,顾辙的研发思路,倒是可以启发我们。用某些特殊结构的硅水凝胶大类材料,做到跟染色剂的水合物密度完全、精确吻合,上离心机甩也不可能甩出脱色、色泽不匀。
我们要另外自研,也就要沿着这个方向。比如,我们把市面上顾辙已经在卖的、用了同类技术的全部产品样品都买来分析一遍。
把顾辙用到的所有染色剂都排查一遍,凡是与顾辙用过的硅水凝胶配合的染色剂,我们就统统不用。
然后把顾辙还没用过的、但是市面上也算主流、已经验证无毒无害适合隐形眼镜的染色剂,全部列出来,然后针对性给这些顾辙没用过的染色剂配密度精确吻合的硅水凝胶……”
史明德听得有些头疼,但还是强行忍耐住坚持听。听完周海天的思路后他还绞尽脑汁想了很久,才意识到一个问题:
“那你确信这些顾辙没用过的、但是确实是市面上已经用过、验证过安全可用性的染色剂,能配出密度完全吻合还适合离心机加工、能高精脱模的硅水凝胶么?”
这番话,史明德自己说起来都有些拗口。
一样材料,要同时满足三个目前材料没有的改良特性:1.密度与染色剂完全吻合,2.适合离心加工,3.高精脱模、脱模后不用二次研磨。
说完后,他自己都觉得有点难为周海天了。
可是,听起来就这么难为人的事儿,顾辙为什么就能做出来呢?而且估计顾辙做出来的绝对不止一种,因为他的美瞳有很多颜色,有些颜色的美瞳用到的染色剂密度还是不一样的!
这背后看似是一类技术,真要是揭开其中奥秘,说不定光是配方就是一长串专利!
史明德仅仅是组织语言把自己的问题说清楚,说完后都不好意思起来了。
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一个事情连提需求的人都提得惭愧了、觉得对不起研发人员,那研发人员肯定是不敢打包票的。
“我不知道能不能做出这种东西来。”周海天非常光棍而又专业地说,语气冷静,
“首先,我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慢慢研究,公司的配套研发资源也都要跟上。如果运气好的半年多就搞出第一款颜色,也不是没可能,但我不保证这种技术能移植到其他颜色上。
其次,或许这种技术压根儿就不存在,顾辙已经试错试过了,没有被他选中的适配硅水凝胶的染色剂,说不定本身就是离心特性特别难缠、或者是密度配比特别难缠、有各种各样的毛病,才被顾辙抛弃的。
如果真是这样,我们花两三年研究,也无非是全部试错一遍,最后得到一个‘为什么顾辙没用的那些染色剂,真的就不能用’的宝贵失败经验。
最后,就算这两种坑都避开了,我也顺利做出了适配多种色系顾辙目前尚未用到染色剂的新凝胶……我不保证这是不是顾辙埋设的专利潜水艇。
也就是有可能顾辙早就想到了,也申请了,他只是觉得目前没必要拿出来,所以没有申请公开、进入实质审查。
要是哪天我们也做出来了,他再让这艘专利潜水艇从潜伏状态浮上来,告诉我们他比我们早三年就做完这一切了,这三年我们在白浪费时间……也不是没这种可能性。
说实话,这种事情如果是发生在依视路跟我们的竞争中,我觉得依视路埋专利潜水艇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考虑到目前是跟顾辙在竞争,鉴于顾辙一贯的卑劣人品和歹毒的法务名声,这种可能性会很高。他的阴险,超乎人类想象。”
“怎……怎么会这样!”史明德顿时陷入了深深的郁闷。
但他也没办法,只好让周海天先尝试几个月,看看用排除法能不能稍微做出点东西来。
而周海天的颓势,也让史明德不得不稍微降低一点身段,拖到11月底的时候,他还是第二次跟顾辙电话、邮件沟通了,希望顾辙可以打点折扣。双方可以恢复更和睦的长期合作,没必要斤斤计较。
但是,顾辙的回复非常简单。
……
“史总,希望你认清一个事实,我已经不是商务谈判人员的角色了,我这儿没有时间讨价还价。你要跟我报喜、庆贺双方重新深化了技术合作,我很乐意。
但你要还价,就请不要浪费我的时间了,我这里只有两个回答:租,或者不租。你们内部讨论好了有最终结果了再打,不然我就拉黑了。”
顾辙接这个电话的时候,正在他的化学实验室里,给新招来的那仨化学博士生沈明博、魏一平和金灿部署试验任务呢。
自从11月上旬、期中考试相关事务全部尘埃落定后,顾辙就把工作重心重新投注到了研发部署上。让这三博士生跟他原本几个老同学实验助手一起搭班子、搞新的树脂镜片材料,以及为熔喷新材料研发做点铺垫。
顾辙接电话时也不避着人,就大大方方让那仨博士生听。
“顾老板这儿没有讨价还价,只有500万人民币一年,租或者不租,不租就滚。”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