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朕即大宋阅读> 第五十八章封锁夷州,搜山检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八章封锁夷州,搜山检海

赵桓带着御营直接住进了苏州城最西南角的百花洲。

当走近这里,赵桓以及整座御营都被眼前的美景所剧烈冲击。

这里酾池为治,积土为山,岛屿峰峦,百花懒慢,落英缤纷。

一阵轻风吹过,明媚和煦的阳光下,空中尽是飘洒的花瓣与飞扬的柳絮。

风景之美,堪称人间极致。

无外乎世人皆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文人士大夫们都要烟花三月下扬州。

论享受,还得是他们啊。

下榻之后,赵桓就有些好奇胡铨在城门前提及的风情是什么,还神神秘秘的。

刚想着这方面的事情,内侍便禀报道:“官家,胡知府请求觐见。”

“宣。”

唐怡帮赵桓打开了房间内的一扇扇窗户,透过轩窗,能看见外面落英缤纷,天地如洗的秀美风光。

整间房内都彷佛豁然明亮,风景如画了。

“官家,我们为什么停留在苏州啊?是在这里赏阅美景吗?”唐怡对着窗外碧空,心旷神怡的问道。

赵桓摇了摇头,说道:“不,停在这里,并无关风景,而是有关乎国家的大事。”

此时胡铨走进房内,恭敬的行礼,说道:“臣拜见官家,圣躬万福。”

“免礼,赐坐。”赵桓转头看向这位年轻的官员。

胡铨年纪仅仅三十四岁,甚至他出仕都还是在赵桓穿越以后的第二年,也就是靖康三年。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一路坐到知苏州府的位置上,掌管大宋经济最繁华,税赋最繁盛的第一经济重镇,其才能绝对堪称当世翘楚。

但即便有才能,这升迁速度也已显得非比寻常了。

背后一定是有一个非常强大的靠山。

而他的靠山,不是别人,正是大宋最粗的大腿,赵桓本人。

赵桓提拔他的原因很简单。

赵桓前世曾经听过他的赫赫声名。

胡铨是历史上与李纲、赵鼎、李光、胡铨并列的南宋四名臣。

尤为着名的就是他的“乞斩秦桧书。”

南宋绍兴八年的和议,金使态度极其傲慢,目中无人,对南宋当局百般侮辱。但赵构和秦桧一味苟且偷安,不惜卑躬屈膝与金使议和。

胡铨反对议和最为激烈,他上书赵构,揭露金国和议阴谋,而且要求赵构斩下秦桧的首级。他还表示,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他宁愿投东海而死,也决不在小朝廷里求活。

胡铨这篇奏疏一经传出,立即产生强烈反响。宜兴进士吴师古迅速将此书刻版付印散发,吏民争相传诵。

金人听说此事后,吓得急忙用千金求购此书。

读完后,金国君臣大惊失色,相顾惊惧“南朝有人”、“中国不可轻”。

直到死,胡铨也留下遗言:“愿为厉鬼以杀贼,死亦不忘。”

这份可歌可泣的忠义,让赵桓对其印象无比深刻,抱有极致好感。

毕竟这是愿为大宋社稷生死不论的忠臣。

生是大宋忠臣,死亦为大宋鬼雄。

只可惜赵构不能用此忠臣。

但巧合的是,胡铨却跟这位康王有着各种因缘际会的联系。

胡铨坐下后,赵桓笑着问道:“卿在上书中说康王逃到了毗舍邪国?卿如何得知的消息。”

胡铨说道:“禀官家,臣是根据商队消息得知。苏州为东南要冲,聚四方万里之商队。流求商队与我朝语言相通,据流求商队言,毗舍邪国人口大增,且甲具精良,似有王师在岸。臣料定,其必是叛逆无疑。”

毗舍邪国,赵桓还特意让枢密院查了查这是哪里。

结果,让他莞尔。这个名字陌生,可是他的所在地,赵桓不能更熟悉了。

按枢密院档桉上交的桉宗:“流求国在泉州之东,有海岛曰澎湖,烟火相望,旁有毗舍邪国,语言不通”。

岛上居民数百在豪酋率领下曾多次架竹筏至泉州的水澳、围头等村寻夺铁器。

在澎湖东面的一座大岛。

那可不就是夷州?

赵桓转头对唐怡说道:“让虞允文过来。”

枢密院的人也在百花洲,听闻官家相召,虞允文立即放下手中的一切工作,来到赵桓面前。

“官家召臣可是有何吩咐?”

赵桓点了点头,说道:“按胡知府所言,康王逃到古夷州的概率极大。卿调遣一支舰队,将夷州给朕团团围住,派军队登岛抓人。”

虞允文立即恭身领命,回道:“臣必调遣王师,将夷州围得水泄不通,不使片板下海!王师搜山检海,必将叛逆擒回中原,明正典刑。”

“去吧,不要让朕失望。”赵桓澹澹的说道。

不过对结果,赵桓已经有了十分的信心。

赵构这可是自投罗网了。

按他的逃窜能力,宋军就算是搜山检海都不一定能抓到他。

可偏偏他躲到了岛上。

这海岸线被大宋海军封锁,他就成了瓮中之鳖。插翅难飞!

所有叛逆,都将被宋军一个一个从岛上揪出来,拉回中原审判,最终明正典刑,昭告天下。

岛上的魑魅魍魉被清理干净,但这座宝岛却可以干干净净的留下来了。

赵桓对胡铨问道:“苏州承南启北,又连江近海,所以聚四方万里之财货,北运千万石之粮草。如此经济、商贸、交通重镇,卿可曾想过如何发扬光大?”

胡铨不明白官家所指,说道:“苏州已是东南要会,为天下之最。官家所指,苏州似乎都已做到了极致。”

赵桓立即坚定的摆了摆手,说道:“绝对没有。便以夷州为例,卿以为苏州能从中起何作用?”

胡铨想了想,说道:“夷州的特产能从苏州运往东京?”

赵桓抚掌,说道:“卿谈到关键了。苏州北接运河,东临大洋。应该想想怎么把夷州的特产全部搬回中原。”

“可是夷州荒凉,百姓浅薄,是未开化之地。中原所需者甚少。”

赵桓说道:“荒凉你就去开发!夷州中央山脉以西,靠近中原的地方全是平原,土地肥沃。而且地处南方,种水稻则一年三熟,是绝对意义上的产粮之地。上限能养四千万人口,下限亦能养上千万人。”

“把这些粮食运回中原,能提升多少财富?”

dd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