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沐阳:有我在,星链计划别想搞起来!
沐阳和大佬在星海集团吃午餐,这也是大佬第一次在星海集团吃饭。
一般情况下,大佬参观企业完后,极少与企业老板一起共餐,没有哪个企业老板有那个荣幸。
吃过午餐,喝会茶,也没休息,继续聊第二个话题。
沐阳说:“领导,我的第二个请求,就是有个智能城市的想法,需要至少五万亩的土地规划。”
按照系统的要求,占地面积至少五万亩(相当于长6公里,宽5.55公里),居住人口不低于十万人。
如果选址在沙漠或岛屿上,有一个好处就是土地足够宽阔,土地价格低,除了这些就没有什么好处了,沐阳感觉浪费投资,也难把人口迁移过去。
他可不想建一个空城,那有什么意义?
最终,选址最好还是在一线大城市,但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么一大片土地,很难找到合适的。
刚开始的时候,沐阳想选址在总部基地附近,但感觉有些浪费投资了,总部基地的地理位置不算很好,如果沿江的话,那更好了。
智能城市,要求宜居,绿化率非常高,要求每一栋建筑所用材料都尽量环保,住宅智能化非常高,教育、医疗、体育等配套设施都非常先进。
虽然不是搞富人区,但引导最终的结果,这么优异的居住条件,住宅价格肯定会极高,绝对是H城未来的核心区域。
对沐阳来说,也能回笼资金,不说要赚钱,至少不会亏本。
粗算一下,五万亩的投资,如果按照目前的商业土地和住宅用地价格,价格不低于五千亿元,按照智能化程度,所以总投资不会低于两万亿元。
大佬惊讶说道:“哦,智能城市,这个想法不错,说来看看,我挺好奇的。”
“我这写了一份规划,目前智能城市还是一个概念。”
沐阳把打印好的规划稿子递给大佬和现场剩柿领导,内容不多,来不及详细,很多东西说得比较笼统。
沐阳怕他们看不懂,举例说明:“我举个例子,像自动物流,可以不出门就收到快递,并不是人工送到家门口,人工送到家门口那不叫智能,而是物流车送到小区收揽室,收揽室通过小区的自动输送管道,在家里就能收到物件,当然,对体积会有限制,大物件还是没法实现物流。
或者说,直接从物流仓库,使用空中运输工具,直接送到业主家里的收揽箱。
当然,空中运输也要考虑到安全问题。
还有其它运输方面,这些方式,都需要经过验证。
智物流系统和物联网只是智能城市中很普通的生活方式……
随着民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未来,人均一辆汽车都是很正常的事,那么,停车和交通就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我们的城市生活垃圾,能不能进行有效地分类回收、分类处理,都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在雨季,每几年都有可能出现洪涝,每一次洪涝,城市经济都严重损失……
总的来说,在智能城市体系中,首先城市管理智能化,由智能城市管理系统辅助管理城市;
其次是包括智能交通、智能电力、智能建筑、智能安全等基础设施智能化,也包括智能医疗、智能家庭、智能教育等社会智能化和智能企业、智能银行、智能商店的生产智能化,从而全面提升城市生产、管理、运行的现代化水平。
星海集团将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不断地改造这个智能城市。
智能城市不是一味地建造高楼大厦,同时想办法降低城市投资和运营成本,把智能城市做成一个模板,其它城市也可以借鉴、模仿。”
沐阳娓娓道来,几位领导听到很多新颖的概念,感觉就是听科幻片一样。
大佬表示忧虑:“这样的智能城市,投资要非常大,风险也非常大,有可能这个项目会变黄。”
沐阳耐心解释道:“是的,但这条路总得有人去走。
就说交通问题,我们人均拥有汽车量会越来越多,城市肯定会变得越来越拥堵,现有的交通网络已经不能满足未来的需求,我们不可能把路修得越来越宽,我们的城市,特别是老城区,没有那么多公共土地,而是想着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想办法如何优化和管理。
又比如,民众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也许我没法解决外来打工者的买房问题,但至少能够解决他们的住宿问题,房间也许不会多大,但至少有窗户,有阳台,有独立沐浴室,不怕被房东赶走,租金不会多高,只要他们愿意,都可以一直住下去。
减少中介,减少人工,降低管理成本。
只要这个城市的居民,没有买房压力和买车压力,生活成本、教育成本都不高,有足够的时间去锻炼身体,也有足够的免费运动场所提供给居民。”
沐阳说完这句话后,大佬沉默了。
沐阳的想法太超前了,如果做不好,将是一个烂摊子。
“沐先生,你确定要进行这样的项目?按照你所说的,投资超过两万亿元都有可能,如果半途而废,这可不是一个小住宅区荒废,而是相当于半个城区了。”
“这个投资,如果仅仅靠星海集团,哪怕分多期建设,每年的投资压力是非常大;但我保证,第一批项目资金三千亿元,项目开启后打进专管账户。”沐阳如实说道,对于这个智能城市项目,他不要求百分百控股,只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可以了。
所以,他还会开放投资,加快投资建设,能够维持平衡收支就行。
不过,想吸引外界投资,就得有吸收投资客的地方,那就是这个项目能够盈利。
“嗯,目前有中意的位置吗?”
“本来打算钱糖区沿江区域的,但那离机场有些近,感觉也不太合适。”沐阳回道,那片区域,目前尚未开发,可不止五万亩地,未来想扩充到二三十万亩地都行。
“沐先生,那边的确不太合适,江对面就是工业区,选择那边,投资那么大,不太合适,还不如滨江区以南区域。”张维建议道。
“滨江区南的确不错,只是那边已经开发,甚至有不少住宅,如果不拆掉的话,影响到整体布局;但拆除的话,感觉有些浪费了。”沐阳说道,若是离市区中心近那更好,只是需要拆迁的可就多了。
“H城ZF配合星海集团选址,甚至会改动城市布局,上报之后调查再说。如果不是纯粹地搞房地产,这个智能城市的确作为一块试验田,沐先生,城市规划是一件影响后代的大事,我建议,多考察,不要急着下结论。”大佬思考智能城市的意义,这么大的投资,跟建立一个新城市相差不多了。
“领导说的有道理,目前智能城市只是我心中的一个蓝图,百分百定下来要投资建设,但选址的事,真不能过急。”沐阳同意,大佬说得也妥当,他有点过急了。
大佬点头,他也怕沐阳是一时冲动投资。
接下来,大佬觉得谈得差不多了,此次考察收获比较大,也该离开H城了。
大佬离开后,沐阳把火箭发射基地和智能城市的工作交付给他,成立两个项目组,与H城和宁城相关部门进行实地考察。
星海集团火箭发射基地,计划投资一千亿元,比几年后GUO家第五个发射中心两百亿投资还要多,主要是沐阳对发射基地的要求和设备要求更高,如果仅仅是建筑建设,根本花不了那么多钱。
象山在气候和纬度上都十分有利于航天任务的发射,周边的交通环境十分的便利,有利于各种设备的运输和调整,除此之外,临近海洋,火箭在发射的过程中脱离的残骸可以直接掉进海洋里,减少了残骸破坏居民房屋的风险。
而且因为其临近海洋,海运也会十分地方便,而一些大型设备,公路是不好运输的,海运就能够很方便地完成。
沐阳称火箭发射项目为“星海火箭中心”,如此一来,几年后,GUO家第五个发射中心就得另外选址了,或者也不用再建设了,本来建议目的就是满足商业火箭发射。
星海集团进入航空航天领域,开始火箭发射选址的事还是曝光出去了,也没法隐瞒。
“星海集团计划发射火箭卫星?”
还是引起各国媒体报道和关注,主要是星海集团这个机械领域的霸主开始进入航空航天,成功的概率非常大。
不过,还是有不少媒体不看好星海集团能够发射卫星,毕竟目前能够自主研发火箭并发射卫星的GUO家就那几个而已,如果加上联合发射,那就多几个GUO家。
但一想到2010年,马丝克的太空公司研发的火箭成功将“龙飞船”发射到地球轨道,也是全球有史以来首次由私人企业发射到太空,并能顺利折返的飞船。
这么一对比,好像星海集团发射火箭卫星并不难。
这一世,有星海集团的干预,为特丝拉公司提供新能源电池,星海集团和星海投资公司一共占了特丝拉18%的股份,特丝拉公司发展同样很顺利,只是,由于悍马EV,特丝拉的销量并没有像沐阳上一世那样火爆,利润率低很多。
按照历史轨迹,马丝克将在今年或明年提出“星链”计划,将向近地轨道发射1.2万颗卫星,建立完善全球的互联网通信服务。
到了2020年,马丝克又宣布,未来星链计划将增加3万颗卫星投放,这就使星链计划的卫星投放量达到4.2万颗!
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总体上向太空近地轨道发射的卫星总量也不过1万颗而已。主要原因还是传统的卫星耗资巨大,发射一颗卫星动辄投资也要几亿甚至几十亿以上。
按照传统的思维模式,发射卫星太烧钱,没有哪个GUO家有能力去霸占太空近地轨道资源。
但是,马丝克的太空公司在可回收火箭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让发射卫星的火箭可以回收多次使用,让火箭不再是一次性消耗品,从而大幅度降低了卫星的发射成本。
依仗掌握了可回收火箭的技术优势,马丝克打着“公益行为”招牌以最低的成本批量发射廉价的卫星——每颗卫星成本不过区区100万美刀,4.2万颗卫星总成本不过420亿美刀。
按照权威估计,地球近地轨道最多可以容纳6万颗卫星,如果让马丝克4.2万颗卫星都得到发射,光是他的公司就将占据70%的近地轨道资源,这些廉价的卫星就算不干活也将塞满太空近地轨道,活脱脱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典范。
一旦将4.2万颗卫星全部送上天,近距离接触事件的发生率将达到90%。到时,太空将会变得一团糟,卫星碰撞的概率大幅提升。
在未来几年,星链卫星抵近华国空间站的事可不少。
实际上,国内对马丝克的星链很不满意,谁也不愿意让那些卫星存在。
但那又怎么样,太空谈不上是谁的地盘,谁有能力就上。
沐阳从口头上警告马丝克,让他不发射火箭卫星,这怎么可能!
对方不可能听沐阳的。
星海集团干预了特丝拉的发展,让马丝克少赚了很多钱,的确有效阻碍了他的星链计划。
但是,这远远不够。
另外,老外绝不允许星海集团发射上万颗卫星,可以说是官方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但就是这么霸道。
既然不允许星海集团搞,马丝克的星链也会受到影响。
不过,星海集团搞出空天飞机,也不必担忧什么星链,直接飞上天一一消灭就是了。
这是昨天的,今天努力吧。看完世界杯后,感觉脑子空空的,突然间不知道如何写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