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予在府衙之中研究铁器的同时,子贡也来到了府衙旁的一处宅院之中。
这处宅院看起来其貌不扬,似乎与普通的民宅没什么两样,但菟裘当地的百姓都知道,这里并非像是看上去那么简单。
能够往来此处的,不是菟裘城内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就是菟裘商旅的各位主事。
只不过,大家虽然这处宅院与众不同,但却没有人能够说清楚它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此时的宅院里屋内,子贡居于正位,他的下方则是从各地返回的商旅主事。
子贡略略点了点在场的人数,方才点头道:“难得诸位今日都在这里,那么就从晋国开始吧。”
听到这话,负责晋国贸易的商贾立刻起身施礼道:“端木子。”
子贡问道:“晋国近来形势如何?”
商贾回道:“先前赵鞅受宰子指点,向晋侯进言劝谏,要求释放遭到扣押的宋国大司城乐祁。
晋侯被赵鞅说动,本来已经打算直接放人了。
但范鞅却又向晋侯进言说:晋国已经将他扣留了快两年的时间,如果现在无缘无故又把他放回去,那么宋国必然背叛晋国。不如向宋国提议,让他们用乐祁的继承人乐溷来交换,以此作为人质。
晋侯应允了范鞅的请求,但乐祁却不同意用儿子来换取自己的做法。
如果按照这个情况推衍下去,恐怕形势不会乐观。”
子贡闻言,微微点头,他琢磨了一会儿,吩咐道:“这些事,一会儿你书写两份,一份于商会留存,一份呈交宰子阅览。”
“唯。”
紧接着,子贡又喊道:“卫国。”
又一名商贾起身道:“齐侯前些日子与郑伯正式在咸地结盟,又在卫国召集诸侯。
不过在召集诸侯的过程中,似乎齐侯与卫侯之间产生了罅隙,二人不欢而散。
卫侯为了缓和与齐侯的关系,已经决定派出上卿北宫结出使齐国。”
“卫侯与齐侯不睦?”
子贡听到这里,忽然感觉有些不对劲。
如果换作旁人,或许对这个消息还没有那么敏感。
但子贡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卫国人,却感觉到其中透露着一丝蹊跷。
因为当今卫侯曾受过齐侯的大恩,两人的关系不说同生共死吧,最起码也可以算是手足情深了。
卫侯年幼时便继承了君位,所以卫国的政事都把持在几家卿族和他的叔兄手中。
卫侯的哥哥公孟絷屡次羞辱、轻亵卫国上卿齐豹,不止抢夺了他司寇的官职,还强占齐氏的采邑鄄地。
平时遇见事了,就把齐豹召回来做事,没事了就一脚把他踢开。
除此之外,公孟絷还与上卿北宫喜和大夫褚师圃交恶,想要找机会铲除他们。
而卫侯的叔叔公子朝(与宋公子朝不是同一人)因为与卫侯他爹卫襄公的夫人宣姜私通,所以生怕遭到报复,于是就与齐豹、北宫喜和褚师圃联合密谋作乱。
四家趁着卫侯出巡平寿,在国都帝丘发动叛乱,杀死公孟絷,消灭了他的势力。
而卫侯听说叛乱的消息后,便赶忙命令驱车赶回国都,谁料刚刚进入帝丘,便遭到四家围攻。
多亏庆比、公南楚、华寅等忠臣竭力死战,才护得卫侯周全。
卫侯的车驾驶入公宫,装满了宝物后,就火急火燎的冲出国都,准备带着这些金银细软出奔国外。
这时齐侯正派公孙青到卫国访问,公孙青听到卫国爆发叛乱的消息后,也不敢胡乱做决定,于是就派人去询问齐侯的意见。
齐侯的回答倒是相当的大气得体,他说:只要卫侯还在卫国的国境之内,那他就依然还是卫国的国君。
于是公孙青就跟着卫侯一路跑到了死鸟,请求卫侯按照礼数进行聘问,还亲自执铎为卫侯警戒。
后来作乱的四家爆发内讧,北宫喜突然反水,掉过头来攻打齐豹、褚师圃和公子朝,三家不敌北宫喜,只能逃往国外,卫侯也因此得以回到帝丘复位。
从这以后,卫侯与齐侯的关系就一直很铁,两国经常派遣使者嘘寒问暖、互通有无。
卫侯和齐侯可是有着快二十年的老交情了,怎么会说翻脸就翻脸呢?
你要是说卫侯和晋国翻脸,那子贡倒还有可能相信。
因为卫侯和晋国的梁子也结了得有二十年了。
当初齐豹、褚师圃和公子朝叛乱失败后,接纳他们的国家正是晋国。
卫侯对此多次表达过不满,但晋国显然没把他的抗议当做一回事。
而在几次诸侯盟会上,晋国更是把对卫国的轻蔑态度显露无遗。
齐侯在卫侯危难之际,却依然能将卫侯当做卫国的国君对待。
而晋国倒好,他们不管啥时候都把卫侯当个瘪三使唤,真是一点脸面都不给他留。
两相对比之下,你要说卫侯肚子里不憋火,子贡是不相信的。
可到底是因为什么事,居然会让卫侯和齐侯闹出不愉快,甚至还要让把持朝政的重臣北宫结亲自去齐国解释呢?
子贡百思不得其解。
正在他思考之际,突然看见堂中的商贾们纷纷站起行礼。
“宰子!”
随后便看见满脸带笑的宰予晃晃悠悠的进了门。
“咦?今天怎么这么多人?”
子贡见他来了,立马起身将刚才得到的情报和他复述了一遍。
谁知道他刚说完,就看见宰予的脸唰的一下变了颜色。
“完了。”
“完了?”子贡不解道:“什么完了?你知道卫侯和齐侯之间闹别扭的原因了?”
宰予捂脸叹息道:“子贡,你是卫人,也曾与我一起见过齐侯,你难道不了解他俩的个性吗?”
“个性?”
子贡想了想,卫侯和齐侯的身上貌似还真的存在不少共通之处。
这两位君王都喜欢选贤任能,也都有一定的容人之量,脾气也相对宽和,只要不触及到国家层面的原则底线,他们在一般情况下都很少动怒。
而齐国和卫国之间也不存在什么领土纠纷,两国也没有收容对方的叛臣,所以要想让这两位闹掰,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
子贡反问道:“你的意思是说,齐侯与卫侯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
不过既然如此,卫侯为什么要派北宫结出使……”
说到这里,都不用宰予给他解答了,子贡自己就已经率先明白了过来。
“北宫结!”
北宫氏是二十年前卫国内乱中的最大获益者。
北宫氏虽然同样参与了叛乱,但由于后来反水,并驱虎了齐豹等人,所以事后不仅没有被追责,反而得到了嘉奖。
而在这二十年里,北宫氏也仗着平叛之功,积极发展势力,俨然有稳坐卫国卿族第一把交椅的势头。
而更要命的一点是,以北宫氏为首的卫国卿族都是铁杆的亲晋势力,卫侯先前多次想与齐国联合,都被上卿北宫结为首的大夫们联名阻止。
如今卫侯突然把北宫结派去齐国……
子贡浑身一哆嗦,忽然想起了《三十六计》中的一招。
难道卫侯是想玩一手借刀杀人?
宰予道:“如果我猜的不错,北宫结到齐国后,必定会被齐侯囚禁,之后再被扣一个‘不敬’的罪名。
随后,齐侯便会以此为借口,发兵攻打卫国。
卫侯稍作抵抗便会与立马与齐侯和谈,并以释放北宫结为条件,名正言顺的与齐侯进行盟誓。
而等盟誓完毕,北宫结回国,卫侯还能再给他扣一个‘办事不力’的罪名,借此削弱北宫氏在卫国的影响力。
如此一来,卫侯既达成了自己与齐国结盟的目的,又敲打了国内的亲晋派系。
臣子们还无法指责他一意孤行,因为从道义上来说,卫侯的所作所为并不是独断专行,而是形势所迫。
此乃一石三鸟之计也!”
子贡听完,也连声称妙,可转瞬,他又疑惑道。
“子我,虽然这计策的确妙不可言,但你怎么知道卫侯就一定会按照你说的这么做呢?”
宰予被问到这个问题,只是尴尬的咳嗽了一声。
随后在心里嘀咕道:“废话!我可是读《春秋》的!”
------题外话------
一人之票,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赏,胜过百万之言。
——节选自《宰予日记》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