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营地中彼得分别接见了各团的团长、副团长以及优秀学员们,随后把各军团的团长降为副团长,每个军团没有不满意的,反而欣喜若狂。
因为团长的象征意义大,主要负责整个团的官兵薪水、行政管理杂项、武器、制服的维护费用、鞋子衬衫袜子的购买费用,从针头线脑到武器装备都要找团长。
以往就有沙皇本人担当谢苗诺夫团等禁卫军的团长的先例,只不过到姨妈时期,姨妈没有担任团长。
在他成为团长之前,军团的团长们也是找枢密院,议会要资金,打仗更依靠副团长。
但他挂个团长的名头,直接命令议会准时向这些士兵发薪水和其他费用,对这些军团的掌控就会更紧密。
而他这次,一次性地挂了所有禁卫军团长的名头。
现在军团的级别是6等20级,分别是:
士兵:学员、列兵、上等兵
士官:下士、中士、上士、大士
准尉:准尉、高级准尉
尉官:少尉、中尉、上尉、大尉
校官:少校、中校、上校
将官:少将、中将、上将、元帅。
步兵团团长是上尉职位,此时19岁的鲁缅采夫现在就是一个新生的副团长了,虽然是副团长,但实际上带团打仗的还是他,官衔也没变,只不过直接领导者变成了皇帝。
由皇帝亲自领导,是所有军官的荣幸。
而战无不胜的苏沃洛夫现在14岁,还是谢苗诺夫斯科耶禁卫团的火枪兵,是优秀学员。
虽然他的父亲是陆军委员会的委员,但苏沃洛夫还是从底层做起。
“好好干,我不会亏待大家的,我向大家保证,从今以后,哪怕国库没钱了,皇宫变卖资产也会保证不拖欠军队的薪酬!”
彼得的目光扫过这些副团长,以及已经向他禀报过名字的优秀学员们,苏沃洛夫就在其中。
在彼得看来,现在的苏沃洛夫身体单薄,完全看不出将来会成为一代名将,但他的目光却是充满刚毅的。
“谢陛下!!!”
所有的副团长,优秀学员们都单膝跪地,向彼得狂热地表着忠心。
彼得微微一笑,点点头,吩咐米尔科夫斯基取出10个橡木桶,购买足以让在场的军官士兵们大吃大喝三天的物资。
随后向这些人道:
“你们在营地训练期间,我将为你们召开宴会,到时候大家随意吃喝,吃饱了才有干劲,我将致力于为国家、为人民服务!你们向我效忠就是向俄国效忠,俄国不会亏待他的孩子的!”
彼得的声音简直振聋发聩。
历任禁卫团,除了彼得大帝亲自从皇村带出普列奥布拉任斯基、谢缅诺夫斯基时风光一阵外,历经数代沙皇和权臣,在比龙当权时代还饱受打压,几近边缘化。
也被射击军压制的喘不过气来,何曾有过这等恩宠之言?
“谢陛下!陛下万安!!誓死效忠陛下!!!”
狂热的呼喊声传开,冲上九霄。
看到这些官兵的表态,彼得非常满意。
他再次想到了原身,不知道怎么想的,只要态度温和一些,给点恩惠,这些军团就更加效忠了。
接见一下优秀的军官和士兵,进行几番表彰训勉,再举办军团射击大赛,甚至亲自参与比赛,就能把这些人的心抓的死死的,原身偏偏搞的他们叛变。
对此,他也只能叹息是自作孽不可活。
“好,伊丽莎白女皇,我彼得三世也将与你们同在。我相信,在我和伊丽莎白女皇的领导下,你们终有一天,将在世界上绽放出无比的威名!”
彼得慷慨激昂地道。
在众官民激动的神情中,他拍过鲁缅采夫的肩膀,勉励了一句:
“好好干!”
顿时把鲁缅采夫激动的不行。
他在心中狂呼,陛下拍我的肩膀了,陛下拍我的肩膀了啊!
彼得的目光又停留在苏沃洛夫处,在苏沃洛夫震惊的目光中向他点了点头。
随后又向整个营地的官兵训了一番话。
现在的彼得身姿笔挺,经过朝圣之旅的长途跋涉,无论是精神气质还是身体形象,都没有了孱弱之感。
所有的官兵都感觉,陛下充满了威严,令人慑服。
而且陛下讲起话来又斩钉截铁,带着铁血的味道,让所有士兵都为之激动沸腾。
他们仿佛看见了彼得大帝的影子!
在彼得离开后,苏沃洛夫还有难以置信之感。
陛下竟然向他点头了?
那么多人偏偏注意到他?
苏沃洛夫的心滚烫起来,眼神明亮中带着湿润。
“陛下,我一定会我您誓死服务的!我要征战沙场,再次受到您的接见!!!!”
苏沃洛夫在心中狂喊着。
从军营离开后,彼得陷入了沉思,对军营之行他很满意,轻而易举地就收获了忠心。
毕竟他是皇帝,天然占了法理,现在又是君主专制,他的恶名也被彼·爱抵消的差不多了,虽然刚才在各国大使面前那番表现,但在大使间传播和在民间传播是两回事。
这些军官士兵天然就是为他服务的!
但对军营之行的满意没让彼得忽视另外一个问题。
这让他不得不正视。
那就是俄罗斯的道路太差了!
在马车里,他都不用动的。
这完全是畜力土路。
从圣彼得堡来莫斯科时还感觉不出来,因为那时还是严寒冬天,马拉雪橇从雪原上行就可以了,但现在春天到来,万物复苏,一切都显露了出来。
骑马回到皇宫,彼得直接去了枢密院。
皇宫宫殿很多,枢密院在莫斯科的一座宫殿办公。
彼得进去时沃伦佐夫正在和一个陌生面孔说着什么,见到彼得到来,沃伦佐夫连忙停下,向彼得行礼,那个陌生面孔也忙不迭地行礼。
彼得向沃伦佐夫道:
“我刚才去了一趟郊外的营地,路上太颠簸,说一说道路怎么回事?”
沃伦佐夫愣了一下,不由面露苦笑道:
“好的,陛下。”
然后他开口道:
“陛下,其实这样也是很正常的。因为修路国库不给拨款,都是让地方和私人,以及农民义务修路,他们的干劲都很差。”
彼得疑惑道:
“没有颁布法令吗?”
沃伦佐夫道:
“有的,彼得大帝时期要求‘地方委员会’养路和护路,颁布了不少的法令,但都执行不力。”
“后来和瑞典的战争爆发,也顾不得修路了,以后也没过问过,就一直这样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