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现在却是有点不想让范进走了,范进今天说出来的问题是他在其他幕僚之中没有听到的。
宁王现在也明白造反的事情不能操之过急,但是谁又能抵挡住皇位的诱惑呢?
但是范进如今却是将宁王打醒了,因为身居高位,一般是没有人敢跟宁王说这些话。
宁王之乱在明朝可以算得上是一次笑话,但是宁王为什么要造反?第一是历史遗留的问题,朱棣当年承诺的宁王是二人共分天下,不过之后就不了了之。
而现在的宁王为了继承祖先意志,造反也算理所当然,毕竟是朱棣那一脉先不讲武德的。
第二则是军事力量,或许有人会认为宁王的军事力量很弱,但是并不是大多数人想得那样。
“(正德十二年三月)宁王宸濠差人往广东,收购皮张,制作皮甲,及私制枪刀盔甲,并佛朗机铳各项兵器,以后日夜打造不息。”(《皇明大政记》)
这里就表明了宁王造反的时候直接是用着弗朗机炮的。敢于造反是估计是由于有火力给宁王带来的安全感。
宁王第二天,就带着范进还有一行人去到了郊外,范进比较奇怪不知道宁王将他带到这里来干嘛。
直到他看见了宁王的侍卫缓缓的推出了几门弗朗机炮,差点将嘴巴的惊得掉了下来,火炮可是让当时清朝万国来cao的。
清朝闭关锁国可是被洋人拿炮轰开的。
当然,现在的火炮是没有几百年后,打清朝那么厉害,但是不得不承认宁王的军事目光是站在前沿的。
不过军事目光是一回事,军事才能和分辨人才的能力却是另一回事,不然也不至于三十五天就被王阳明平定了。
当然,这里面也有着王阳明确实6b的原因。
不过宁王的弗朗机炮应该是给王阳明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不然王阳明也不会写了首诗专门称赞弗朗机炮:
《佛郎机》
佛郎机,谁所为?截取比干肠,裹以鸱夷皮;苌弘之血衅不足,睢阳之怒恨有遗。
老臣忠愤寄所泄,震惊百里贼胆披。徒请尚方剑,空闻鲁阳挥。段公笏板不在兹,佛郎机,谁所为?(《王阳明全集·卷三》)
宁王到底是不是草包似乎我们从历史上一眼都能看出来,毕竟造反35天就被平了。
但是我们从宁王角度上看,我们现代人看一个朝代的兴衰用的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在宁王那个受着儒家思想为主的时代。
他们以君主贤不贤明,百姓是否民心所向,君主是否荒淫无道,还有看臣子的忠诚或者奸诈,而且还要看天命,什么有无灾难或者祥瑞,比如大楚兴陈胜王之类的就是这样。
而朱厚照代表的朝廷,首先朱厚照荒淫无道,且不怎么上朝,玩弄民女,再说他的臣子,整个朝廷被宁王贿赂了一大半,甚至连他重建宁王府的武装力量这种事情,都通过贿赂刘瑾而得逞了。
这可是他造反的基础。
还有就是重宦官,不重文臣,在中国古代社会之中,儒家文化直接把这些皇帝们给忽悠瘸了。
比如弘历皇帝,比如前期的嘉靖和万历,前期都是要励精图治,整顿吏治,结果后期逐渐成长,也是明白了文官群体的虚伪,个个都摆烂了起来。
而朱厚照确实聪慧,一眼就看出症结所在,他即便是乱玩这些·,不按照文官儒生们的意志和道理去做事情,也没有发生什么。
而且还较为巧妙的用宦官这些亲信来对抗文臣联盟,当然这也开了个不好的头,明朝宦官乱权的开端,不过宦官乱权是一回事,文官不也是乱权吗?只不过史书由胜利者书写。
朱厚照是巧妙的将文官对他的矛盾转移到了宦官的身上,使得文官和宦官两条狗互相撕咬,不过终究是文官们的口齿更好一些,毕竟自董仲舒的新儒学以来,都是吃这碗饭的,在人家深耕了几千年的领土里和别人玩,要不是皇帝的帮助,宦官都打不了几个回合的。
不过这些都不妨碍宁王接受了君权神授的思想,在古代,连君王自己都相信了这些思想,就不要说老百姓了。
我国古代从商鞅变法以来都崇尚农本思想,重农抑商,将人们束缚在土地之上,也就让他们的选择变少,没有选择,就没有痛苦。
重农抑商既是农本思想,也是愚民的重要举措。而以前是世家门阀垄断的局面,也阻止了知识的下方,抑制了思想的开放。
到了唐宋时期,科举制度兴起,打破了世家门阀对于知识的垄断,人们的思想逐渐开放,唐宋皆是如此,且宋朝的商品经济也是得到发展。
而到了唐宋,儒学也之所以没落,因为控制不了思想,也不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了,之后的宋明理学,结合了佛教道教。
存天理,灭人欲。使得儒学又是进一步得到发展,适合了统治阶级的需要。
而在明清,用着八股文,直接将读书人的思想也禁锢了,束缚在了八股之下,而被禁锢思想的读书的,还是当年被束缚在土地上的人。
而在这个模式之下,清朝如果不是由于外患的原因,可能还能撑个几十上百年。
我国古代的朝代换代大多不是由于天灾,而是人祸。
到了王朝末期,人口逐渐膨胀,社会矛盾就变得尖锐了起来,而且越到王朝末期,土地的兼并问题就越是严重,而人口又比较多。
土地却集中在少部分人的手里,所以基本上古代谁变法改革都想抑制土地兼并,但是那个人愿意往自己身上割肉,当所有的人都是佛祖吗?
而到了清朝,玉米红薯等高产作物的传播,人口膨胀的问题也就得到了一定的解决。
虽然吃得差,但也勉强能活命,中国古代的老百姓可是真的当牛做马,比现在的996的强度多了。
所以互联网老板说得对,996是我们年轻人的福报,我们还得谢谢他们不杀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