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姑父叫朱棣正文卷第九十一章新任通政使朱棣一连给徐景昌加官进爵,好处跟不要钱似的。当然不是凭空冒出来的,事实上徐景昌帮朱棣太多,而且很多事情还是没法放在台面上的。
比如徐景昌的存在,庇护了盛庸、保住了平安,维持了曹国公李景隆的体面,又弹压了丘福、王宁等人的气焰,算是维持了朝堂的平衡。
让朱棣能够两条腿走路。
更厉害的是徐景昌在几个皇子之间游走,不但让老大顺利当了太子,还压制住了老二的野心,不至于朱棣后院起火。
真是有了朝局平衡,家庭和睦,才能大力整顿财税。
徐景昌牺牲了一个春节,逼着百官立下军令状,终于让大明朝步入正轨。
说了这么多,还不包括徐景昌在清理诸如茹瑺等旧臣的功劳,还有他劝阻朱棣,缩小靖难打击范围,维持皇家体面……
种种这些,一笔一笔,都记在朱棣的心里,他必须赏赐徐景昌。
甚至说只要徐景昌不愿意,朱棣是没法把他拿下去的,这也是徐皇后提前去见徐景昌的原因。
徐皇后大包大揽,说朱棣不敢拒绝她的要求,未尝不是替朱棣传话……这里面的种种,很难一下子就说清楚。
现在徐景昌愿意退下来,朱棣就必须让他满意,不然的话,谁还给你朱皇帝办事啊!
徐景昌不喜不悲,谢过天子。
就在大家伙以为结束的时候,朱棣又道:“徐景昌,你在通政司一年了,想必有些心得体会。你觉得如何才能干好通政使这个位置,不妨和朕聊聊,让朕心里有数,接下来该让谁接替通政使一职。”
坏了!
要了亲命了。
这话问的,简直比给徐景昌一堆职位还要严重十倍,因为这意味着徐景昌能推荐下一任通政使。
也就是说,徐景昌并没有失去对通政司的掌控。
他们冒着天大风险,搞掉徐景昌,结果却一拳落空,事与愿违……
吏部尚书蹇义面色凝重,户部尚书夏原吉目瞪口呆,其余群臣无不骇然心惊。没弄掉徐景昌,反而让他变得更强大了。
杀人不死反成仇,以这小子的性格,还不清算大家伙?
朝臣们是越想越怕,越发惶恐不安。
但是人家君臣交谈,根本不给他们插话的机会,只能徒呼奈何。
徐景昌斟酌了少许,这才道:“陛下,说到底,通政司还是承接公文,执掌奏疏题本,负责上下疏通,首重文书,必须文采过硬,学问笃实……臣少读书,连字写的都不好,不太适合通政使的位置,也是合情合理。其次呢,通政使沟通内外,要熟悉宫里情况,也要了解朝堂百官,方便往来,尤其是要让陛下信任,天子近臣更加合适一些。”
天子近臣!
这四个字可太重要了,能称得起天子近臣的,不过就是寥寥几人而已,又能承接通政使职位的,那就更少了。
果然,徐景昌又道:“眼下通政使参与旬会,讨论朝堂大事,一般寻常官吏确实不行,最好品级地位足够,至少也要是正三品以上,平级调动,不要超擢,才能服众。”
话说到这份上,只要不是傻子都能听得出来。
解缙!
他身在内阁,绝对的天子近臣。
文采出众,天下闻名的大才子,处理区区公文,自然不在话下。
他在朝有些年月,和六部九卿都有往来,算得起熟悉朝政朝臣。
最最重要,他已经是正三品的礼部侍郎,平调通政使,也不算超擢。
一切都是那么理所当然,合情合理。
可问题显然不是这么简单。
从翰林学士,直升礼部侍郎,朝野上下,没有谁会多说什么。哪怕宋礼滚蛋了,让解缙接礼部尚书,大家伙也只会感叹这孙子运气正好。
可是从正三品的礼部侍郎,平调正三品通政使,这事情就大了。
这已经不是超擢的问题,而是相当于拜相了!
咱就这么说,六部尚书里面,除了蹇义和夏原吉,任何一个接任通政使,都算是升官!
通政司在徐景昌的努力之下,已经成为了不折不扣的怪物,权柄极重,实力极强。方方面面,几乎无所不管。
徐景昌到底是勋贵的底子,不是科甲正途,他有优势,也有劣势……但是换成一个进士出身的官员,坐上通政使宝座,就能利用同科、乡党、师生、姻亲……种种关系,编织一张弥天大网,彻底坐实宰相的身份。
好容易拿下了徐景昌,又来了一个更难缠的,这可真要命了。
朱棣想了想,心中也有了计划。
他把目光放在了解缙身上。
“解学士,伱怎么看?假如让你接替通政使,可能做好?”
解缙慌忙躬身道:“回陛下的话,臣并非徐通政,通政司也不是中书省,臣不过是侍奉君父,为同僚跑腿,断然不敢有任何奢望。至于说什么借着通政司,恢复相权,那更是无稽之谈。皇明祖训放在哪里,哪个胆敢违背?”
朱棣脸上含笑,对于解缙的谦卑非常欣慰。
这人就是需要摔打,当初那么恃才傲物的大才子,现在也学会低头了。
“既然如此,就由解学士接任通政使吧……你和定国公妥善交接,确保朝政运行顺畅,朕也可以安心了。”
朱棣根本没给群臣发表看法的机会,直接一锤定音。
由解缙接替通政使一职……朝会结束,群臣散去,各自忧心忡忡,夏原吉主动找到了蹇义,事情弄成这样,你这个吏部天官要负责任。
其次,咱们必须想个办法,拿出一个章程,不然后患无穷。
和他们惶惶不安相比,徐景昌和解缙这边,就显得和谐多了。
他们俩坐在值房,徐景昌拍了拍自己的椅子,笑道:“下次我就要坐在你的位置上,你坐在我的位置,咱们主客易位,朝局变化,也真是有趣啊。”
解缙慌忙道:“位置或许可以换,但是此心不能改。”
说着,他站起身,一躬到地,“徐通政,无论如何,下官都一心听从调遣,唯命是从,如果有半句谎言,天打雷劈。”
徐景昌大笑,“解学士,你这么说就错了,我要是贪恋通政使的权柄,我就不会轻易交出来了。你坐上了通政使的位置,就要有你的想法,按照你的意思去办……我们是朋友,可以商讨事情,交流心得。我们不是主人奴仆,更不需要马首是瞻。”
说实话,徐景昌的表态,有点大出预料。因为在官场上,我提拔了你,那就是比父母之恩还大的知遇之恩。
你就要唯命是从,敢不听话,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可徐景昌不一样,他觉得谁都有自己的心思,自己的利益,你不能要求别人,处处都听你的,只要在大的方向上,彼此可以协调,能够相互配合,不至于背后捅刀子,就已经很不错了。
还要什么自行车啊!
他这种程度的放权和宽宏大度,让解缙感激涕零,甚至足以抹掉当初放园艺假的仇恨。
“徐通政,生我者父母也,提拔信用我者,通政也!知遇之德,天地之恩,下官真不知道怎么报答你!”
徐景昌笑了,“解学士,你也知道,我这个人报仇不隔夜,虽说有所准备,但你也应该知道,抛开一些不好说的事情,光是税制改革,还有宝钞这一块儿,我就帮了夏原吉那么多。这个混账东西,侃侃而谈,贪天功为己有,实在是可恶,如果不给他点厉害瞧瞧,此恨难消!”
果不其然,穷则怀恨在心,达则反攻倒算。
徐景昌这货,是真的不客气。
解缙没有任何迟疑,立刻道:“徐通政,你打算怎么办,是立刻弹劾夏原吉,还是?”
徐景昌一笑,“现在弹劾,能搞掉他吗?”
解缙摇头,“不能,秋粮在即,这可是一年当中,最大的一笔税收,陛下为了充实国库,断然不会拿下夏原吉的,除非……”
“除非什么?”徐景昌好奇道。
“除非徐通政愿意接任户部尚书,毕竟大明朝就你们两个最了解财税了。”
徐景昌哑然失笑,“户部那个烂摊子谁爱接谁接,反正我是不会掺和。其实夏原吉这家伙还算是不错,我要给他一个教训,却不是要把他从户部赶下来。要找一个陛下信任,又有足够本事的户部尚书,还真不容易。咱们都是在大明朝这口锅里吃饭,砸锅的事情可不能干。”
徐景昌顿了顿,语重心长道:“解学士,你接了通政使的位置,别的话我一句也不想说,只有一个建议……我希望你能着眼朝局,维护大明的利益。”
维护大明的利益!
这话解缙明白,大约就是维护百官的利益,维护大局。
“下官牢记徐通政的教诲。”
徐景昌又笑道:“我这里有一份奏疏,是说户部在去年,增设了二十三处仓库,其中有八处没有使用。”
解缙一愣,立刻道:“夏原吉靡费无度,虚耗国帑民财?”
徐景昌摇头,“不可以这么想,他说要充实国库,增设仓库也是情理之中……只不过仓库没装东西,管库大使倒是都配齐了。”
解缙一惊,“这是他任用私人,安插亲信?”
徐景昌又摇头道:“这也不算什么,只是这八位管库大使,倒是拿了尽忠职守的津贴,还是双份。”
“啊!”解缙终于不淡定了,“还有这事?”
“大约是他们的仓库没有丢失物品,没有虫吃鼠咬,平安无事吧!”徐景昌感叹说道。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红甘泉:
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