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我的姑父叫朱棣阅读> 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与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与徐

一个徐景昌已经够可怕的,现在又冒出个徐钦,一唱一和,着实让人头疼……而且这个徐钦怎么也脑回路清奇,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啊?

莫非徐家人都是这个德行?

群臣困惑不已,徐景昌思路特殊自然不消说,他要是跟这帮人一个看法,那岂不是辜负了穿越者的身份。

徐钦倒是有点特殊,他一个纨绔子弟出身,并不怎么喜欢读书,但是又被徐辉祖逼着,不能不读。

好在他不需要考科举,因此就读了一大堆杂书,他也不觉得自己有啥天赋才学,这就是初次提到参加科举,把他吓得够呛的原因。

但是呢,徐钦这小子还有点歪才,或者说有那么点叛逆,甚至私下里写点话本,大概就是他爹不让他干什么,他就非要干什么。

在历史上,徐辉祖在永乐五年就死了,徐钦也迅速原形毕露,变成了个横行应天的小霸王,干了不少坏事。

而且连带着还把徐景昌带坏了。

不过这一次徐景昌拉着徐钦参加了恩科,又苦读了一段时间,徐钦似乎是理解了老爹的教诲,不那么别扭了,想要干点正事,光宗耀祖。

属于一个阳光叛逆大男孩的悔悟。

可问题是他受的不是正统儒家教育,不论是幼年的杂书,还是徐景昌的辅导,又或者私下里写话本的经历,都让他离经叛道,格格不入。

事实上民间的话本杂书,讽刺读书人,甚至辱骂孔夫子的都有不少……那些屡试不第的文人,感慨文章误我我误春光的更多。

邸报出现之后,他们也卯足了劲头儿,找儒家的麻烦,写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揶揄士大夫。

当然了,这只能是私下里传播,甚至不敢署名,要到心学大兴之后,才会有许多狂人登堂入室。

只不过谁也没有料到,因为恩科的缘故,提前释放出来。

徐钦殿试所写的文章,还真不是徐景昌教的,而是从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来的。

总而言之吧,摆在群臣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承认儒家主张,作用有限,不能拿来治国。或者说有些地方是不行的。

要么就承认历代读书人篡改了孔夫子的意思……能篡改一处,就能篡改两处、三处,就像前面辩论祖制一样。

朱元璋的话能改的,孔夫子的话怎么就改不得。

徐家兄弟,一唱一和,彻底把朝臣陷入了不利的境地。

朱棣眉头紧皱,“蹇尚书,你觉得他们说说如何?孔孟之道,是不是有不足之处?”

蹇义老脸铁青,这是一道送命题,怎么回答都是错的。

但是相比于推翻孔孟之道的根基,还是退而求其次吧!

“陛下,臣以为圣人微言大义,自然是晚生后辈,所学不精,未能体会其中深意。”

朱棣点头,很好,总算承认了一样。

这时候徐景昌突然道:“蹇天官,你说的这个晚生后辈,里面包括朱子吗?”

“你!”

蹇义骤然一惊,其余群臣一起看向徐景昌,伱小子打算推翻理学不成?

徐景昌喃喃道:“你们不能这么看我啊!朱熹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夫子之前的人,都提着灯笼过日子?若是朱子说的才是对的,汉唐的人,也都提着灯笼过日子?道理上完全说不过去的。”

徐景昌越说声音越大,越来越底气充足,我是占着道理的,理直气壮。

“诸位,历代都有新的局面,要应付新的状况,如果不能推陈出新,我们肯定要走回原来的老路的,赵宋殷鉴不远啊!”

话说到了这里,朱棣彻底动容了……从孔家的地位,到殿兴有福,再到朝贡贸易。他明显感觉到有一股力量,强行把大明朝掰回儒家的老路上来。

朱元璋努力过,不过不算成功,而且毁于建文新政。

如果他朱棣也做不到,后面的人,就都不行了。

这是关乎朱家江山社稷的大事,不能马虎了。

“解缙何在?”

解缙急忙躬身,“臣在。”

“朕前面让你修书,重新讨论正统大事,如今不光是大明正统,还有官学正统,你都要用心,要拿出让人信服的东西……这样吧,你一个人势单力孤,这一些恩科馆选,所有新进翰林官,悉数交给你。朕准许你选拔天下有识之士,一起共襄盛举。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要拿出新东西,不得有误!”

解缙浑身一震,毫无疑问,这是个巨大的权力,如果解释清楚了,他就是当朝的泰斗宗师,不光是朝臣表率,还是士林领袖,完全可以取代朱熹的地位。

当然了,如果没弄好,那也是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臣,谨遵圣旨!”

朱棣又道:“徐钦,你也跟着解学士一起修书吧!你们家有武将,也有文臣,文武齐备,也是千古佳话!”

徐钦忙躬身道:“陛下盛赞,不论文武,皆是为大明效力,为陛下尽忠。”

“哈哈哈哈!”朱棣开怀大笑,“说得好,你们要多用心。”

朱棣随后又问了问新科进士的安排,责令吏部赶快安排妥当。

蹇义只能躬身答应,众人从金殿出来,包括夏原吉等人在内,齐集吏部……这一次徐景昌开的条件再诱人,老夏也觉得应该站在文臣这边了。

所谓的同志情义,也就持续了几天而已。

毕竟不论是孔孟,还是朱子……完全是在刨祖坟。

他们也看透了,徐景昌和解缙等人,不断拉拢盟友,扩充实力,他们最后的目的,必定是取代儒家治国之道,换成一种新的东西。

由他们鼓捣出来的东西。

是可忍,孰不可忍!

“郭资已经卧病不起,宋礼被逐出朝堂,吕震担任大理寺卿,还有解缙的通政使变成了二品官……”刑部尚书郑赐哀叹道:“他们是步步紧逼,日拱一卒,真不到何时何地,朝堂之上,再也没有理学之臣的容身之地啊!”

兵部尚书刘儁也在轻叹,“关键是陛下愿意相信他们的,我们纵然有理,也说不清啊!”

几个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蹇义说话了。

“我盘算了一下子,当务之急,是找到一件事,证明儒家的东西是对的,让陛下回心转意。只是这事情不太好找。”

这时候夏原吉突然开口了,“你们知道安南的事情吗?”

“安南!”

听到这话,首先眼前一亮的就是刘儁……他当然知道了,安南在前几年出现了变乱,权臣胡氏夺了王位。

由于前面安南是大明的属国,因此就在永乐元年,遣使赴明,向朱棣声称陈氏:宗嗣继绝,支庶沦灭,无可绍承。臣,陈氏之甥,为众所推,请求明朝册封。

朱棣派杨渤到越南观察后,当地陪臣耆老都奏称:众人诚心推臣权理国事。

大明一时再没有怀疑的理由,便封胡汉苍为安南国王。

这事情本来到此为止了,可接下来出了一件事……原来安南的陈朝并没有死干净,有后裔逃到了寮国,并且向大明遣使,请求帮忙复国。

而且那位陈朝后裔,名叫陈天平,已经到了应天,正在恳求上国帮忙恢复江山。愿意叩谢上国,感恩戴德,永世不忘。

夏原吉说出这事……在场几个人都是鬼机灵,他们很快明白了他的用意。

徐景昌不是说朝贡贸易不好吗?

不是觉得儒家厚往薄来不对吗?

我们给藩国赏赐,那是有条件的,藩国的国主,必须大明册封。如果发生这种篡位的事情,大明可是能够干涉的。

郑赐惊讶笑道:“此事大妙,陛下有心开疆拓土,宣威异域,此事正是最好的借口。我们可以派兵南下,护送陈天平复国。”

夏原吉点头,“没错,如果胡氏不愿意答应,那就趁机出兵,讨伐安南。”

蹇义想了想,似乎也是这个道理。

他沉吟道:“按你们的主意,又要出兵,又要靡费无算。更何况一直以来,儒臣是反对开疆拓土,不愿意大修边功,靡费无算……若是因此兵连祸结,弄得天怒人怨,又该怎么办?”

夏原吉一听,顿时瞠目结舌……历代儒臣都主张了什么啊?怎么总是自相矛盾啊?

刘儁沉吟道:“事已至此,两害相权取其轻,咱们立刻上书,让陛下见陈天平,同意出兵,为陈氏复国!”

……

“好啊,真是好啊!”

徐景昌捏着一份密报,脸上忍不住发笑,“他们可真是涨本事了,竟然主张对安南动兵,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朝臣这么好战。”

徐景昌对面,有朱大和朱三,另外还有徐钦,他们凑在了一起,商议对策。

朱大壮立刻道:“我反对出兵安南,绝对不行!”

朱高燧道:“要不这样,我发动邸报,把朝臣的心思揭露出去。”

“不行!”徐景昌断然拒绝,“他们是看准了陛下要开疆拓土的心思,贸然发动邸报,只会引起陛下的反感,无论如何,也不能这么干。”

朱高燧傻眼了,“那要怎么办才行?”

徐景昌想了想,立刻道:“太子殿下,你这边要想办法拖住朝臣,不让陛下见陈天平……然后我去见胡氏的使臣,他们想坐稳王座,必须孝敬好大明朝!”

朱高炽浑身一震,立刻点头,可又疑惑道:“贤弟,你也知道父皇的脾气,我怕挡不住啊!”

徐景昌深吸口气,缓缓道:“那就遵循四阶段战术……”

(本章完)

v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