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其他类型>我本无意成仙> 第353章 是个巧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3章 是个巧合

第353章 是个巧合

今日鹤仙楼上的琴声是长京的名流雅士们从未听过的。

不仅曲调,风格也是。

明明大家聚在此处,多是为了看望那位病重的琴中仙子,心中本是有几分忧虑与哀愁的,此时却都觉得愉悦。明明外头正是冬至,来时的路上长京街头还在飘着雨夹雪,寒意渗人,此时却觉得浑身暖洋洋,像是沐浴在二三月明媚的春光下。文人常有伤春悲秋之客,身在长京,亦不乏空有一腔抱负却郁郁不得志之人,可在这时,却都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自在。

往常晚江姑娘很少弹奏这样的曲子。

弹奏的曲子,也不是每一曲都有这般独特的钻入人心的能力。

众人只觉疑惑,又沉醉其中。

飘飘然,畅快间,神仙不换。

名流雅士之间往往情谊深重,有人在琴声的间歇间回过神来,便连忙出门,托人立马去请自己那些同样爱好琴声的故友,告知他们,今日晚江姑娘又在鹤仙楼上抚琴了,请他们过来欣赏。

不知多少人往这里聚集。

慢慢的才有人发现——

不知不觉间,不光是肆虐在长京街头的寒风停了,空中飘的雨雪也停了,甚至于整个灰蒙蒙暗沉沉的天空也好似被一双无形的手拨开,显现出了头顶似青似蓝的天空,阳光洒在长京街头,于是哪怕不在这条街、听不见琴声的百姓,也由此感知到了寒冬难得的温暖。

突然间,却是当的一声。

似是琴弦崩断之声。

还沉醉在琴声中的名流雅士们顿时仿若惊弓之鸟,仿佛是被从各自构建出的幻想中踢了出来,惊讶中又茫然不知所措。

晚江姑娘可从未弹断过琴弦。

众人还未缓过神呆愣之下,不是看向通往后院的那道帘子,便是仰头看向楼顶木板。

有人讨论,有人皱眉。

也有人自恃以往常来鹤仙楼、常去二楼听琴,想上楼查看,却也被拦了下来。

过了很久楼梯上传来动静。

因为是木梯,动静很明显。

众人纷纷闭上了嘴,都抬头看过去。

一时间大堂落针可闻。

“哗……”

帘子被掀开。

一名娇俏女子略微躬着身、低着头从里边快步走了出来,一抬起头,目光对视,众人皆被她的神情惊了一跳。

眼眶通红,满是热泪,嘴唇嗫嚅,脸上的神情更是悲切不已。

“主人重病,与世长辞。”

“……”

大堂已然落针可闻。

众人全都怔住了。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声音传出。

“啊?你……”

“你胡说什么呢……”

“是啊,这怎么可能?”

“方才晚江姑娘还在楼上待客抚琴呢,琴声如此动听,仿佛仙乐,怎么可能突然来此噩耗?!”

“你这小婢女!可不能乱说!”

“是不是搞错了?”

“阎某先前听晚江先生抚琴,琴声中的畅快一点也做不得假,分明是病要好了,就算、就算病情恶化,可方才还在畅快抚琴,又如何……如何可能这么眨眼之间就与世长辞了呢?”

众人纷纷开口,都瞪着侍女。

“方才……”

侍女压制住自己的悲戚:“方才不过是主人向上苍讨了三刻自由身罢了……”

“……”

众人再次怔住。

原来方才上楼的那位道家先生,是用来向上苍讨要三刻自由身的。

这下再无说头了。

一时间众人纷纷拨开侍女,涌上了楼,虽被几名身强力壮的伙计所拦阻,不可近前,可终是到了二楼,透过满屋的白纱,隐隐可见地板中间摆着的桌案与古琴,还有前边倒下的女子,一身白衣也在地上铺展开来,依旧美得不可方物。

不知多少人痛哭出声。

这世间彻底没有晚江了。

长京爱琴之人、爱乐如命的人,也再欣赏不到这般通神的琴乐声了。

……

道人依旧牵着女童在街上行走。

今天的三花娘娘格外叛逆,要么一阵猛发力往前边跑,要么停下来不愿走了,满脸好奇的盯着路边看,甚至伸手去戳人家卖的东西,偏偏宋游把她拉回身边时她就仰起头,用一双清澈的眼睛将宋游盯着,一副懵懂而乖巧的样子,又如何能责备她呢?

“三花娘娘是喝醉了么?”

“什么是喝醉?”

“就是人喝了酒就会头晕,兴奋,会做一些平常不会做的事情。”

“三花娘娘没有喝酒。”

“醪糟也带一点酒。”

“一点酒!”

“但是三花娘娘不知节制,喝了一碗又一碗。”

“是甜的!稀饭汤汤!”

“所以三花娘娘喝醉了。”

“三花娘娘不头晕。”

“但是三花娘娘兴奋。”

“三花娘娘不兴奋。”

“那就好好跟我回家,不要乱跑。”

“猫就是这样的!”

“……”

“道士伱看!出太阳了!”

“……”

宋游停下脚步,抬头看天。

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等他低下头来、与小女童对视时,不由小声对她说:“这下三花娘娘不仅见识过了长京一绝、通神琴艺的风采,也亲眼见证了长京一绝与通神琴艺在长京的消失。”

“消失!”

“三花娘娘以后会明白。”

“道士你看,那里有个小人在撒尿!”

“走吧……”

“我们过去看看他!”

“……”

道人没有说话,只握紧了手,拉着她往回走。

然而没走出两步,便听见从身后传来一道妇人的声音:

“宋先生?”

宋游与牵着的小女童一同扭头看去。

是个衣着朴素的妇人,容貌陌生。

不过别人既然叫出了自己,宋游自然要转过身去,只是此时手中牵着三花娘娘,不好叫她围着自己转一圈,猫儿的心思又是人猜不透的,这会儿也不敢轻易将她的手松开,怕她一溜烟就跑去看人家小孩撒尿,于是一番繁琐的操作,才终于转过了身,换了手牵着她。

“夫人是……”

“宋先生忘了?以前我家娃儿重病,以为是中邪,来找先生看,结果先生不仅告诉我们与中邪无关,还为我们指了医馆,分文未取。”妇人说着忍不住朝道人弯腰拱手,“先生真是神仙心肠,幸亏先生,娃儿才捡回一条命。”

“啊……”

宋游想了起来。

当时这名妇人确实抱着孩童来找他,只是寻常风寒发烧,然而这年头巫医本就互相牵涉,病邪也难以区分,明明是病,可愚昧之下,却以为是中邪,便来找他驱邪。宋游向其介绍了蔡神医的学生开的济世堂,后来她还特地提了鸡蛋来感谢。

实在不是宋游健忘,而是三年时间,对于这年头的穷苦百姓来说已经不短了,尤其劳累之下,这名妇人的变化已经很大了。

“想起来了。”

“后来我家娃儿身体也不好,在街上找了一位游卦先生算了一卦,说是名字取得不好,念着先生是神仙高人,本想带着娃儿再来找先生,想请先生替我家娃儿重新取个名字,结果到的时候,先生已经关门了。”

宋游站在她面前,认真听她讲话。

这年头请道人僧侣帮忙取名也是件常见的事。若是穷苦百姓,自己没文化,相对来说,道人僧侣总归是要多些文化的。而对于达官显贵,则会找到当地知名的高人高僧,取个吉祥顺利有助于平安与前程的好名字。

“我们外出游历了。”

“先生可算回来了。”

小女童被道人抓着手,跑不开,却也扭过头,直直盯着那名背对着她站在墙脚的孩童。

“后来可换了?”

“后来去东和县青霄观找观中的老道长换了一个。原先想着娃儿体弱多病,便取了一个安字,想平安,那游卦先生却说,我们心是好的,只是单字的名太贵重,我们平头百姓担当不起,叫我们换个二字名,老道长取名叫求宁。”妇人说道,“现在我家娃儿虽还是常有些小病,不过总归是没有闹过以前那般吓人的事情了。”

“那东和县青霄观的老道长我们也曾听闻过,是个德行出众、有修行的人,他取的名字应当不会差。”

宋游也没有说换名字有没有用,只是若单纯想讨个吉利,找个明明道行一般却甘愿为民众冒险驱邪的老道长来取名,定是再吉利不过了。

这时只听哒哒哒的一阵脚步声。

街角撒尿的孩童跑了过来,瞬间跑到妇人身边,伸手环住妇人的腿,以做依靠,很畏怯的看向道人与小女童。

“这就是我家娃儿!”妇人说道,“这是救过你命的神仙,还不快向神仙问好!”

“……”

“说见过先生!说!”

“见过先生……”

小男孩怯生生的喊了句。

“这么大了呀,长得真快呀。”宋游露出了微笑,向他点头道,“有礼了。”

“小孩子就是长得快。”

“对了——”

宋游正好想起当初为妇人指的济世堂和定期义诊的陈大夫,记得他是蔡神医的学生,后来在禾州偶遇蔡神医,还曾说起过他,蔡神医将自己毕生所学医术的本质道理写成《蔡医经》,几番波折,最终将半篇手稿放在了学生陈大夫那里,宋游因此格外留意。

“当初治好令郎的是济世堂的陈大夫吧?”

“就是。”

“陈大夫如今可好?”

“这……”

妇人却有些为难,随即叹了口气:“前两年济世堂不知为何起了火灾,陈大夫虽未被伤到,然而整间济世堂也被烧得干干净净,陈大夫大半生的积蓄都在那些药材里了,都被烧没了,听人说,还有什么重要的东西也被烧了,陈大夫此后抑郁懊悔,迅速消瘦,去年一病不起……”

“怎会如此?”

“谁说不是呢!好人没有好报啊!陈大夫为善多少年救过多少百姓?听说当时济世堂起了火,四周邻里百姓都去救,潜火军也到了,就连官府的捕役都感念陈大夫的品德,主动去救火,大家伙在灰烬中搜寻银钱,没有一个人往自己怀里揣,但从灰烬里找出的银子却不足百两,便已是陈大夫的一生积蓄了……”妇人说道,“你说去哪找这么好的人啊?这鬼老天!真是眼睛瞎了!”

“这样啊……”

宋游面色沉凝,若有所思。

“先生这是去哪……”

“正要回家呢。”

“我们也是来逛逛,快过年了,扯点布给娃儿做件新衣裳,小子长得快,一件衣裳很快就穿不得了。”

“那夫人便忙。”

“先生也忙……”

道人与之道别,拉了拉正凑过去问人家孩子撒了尿怎么不埋起来的自家童儿,有些思虑,继续往回走。

猫儿懂事,这时倒是乖巧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