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都市言情>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第745章 大老板的老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45章 大老板的老板

“老板回冰城了吗?”

“还在雪城,王爱红这次挺忙的,要跑十七个厂。”

“招工?”

“对。”

北方大厦中享受着暖气的靳东风捧着茶杯对王一春认真说道,“老板好像又接受了魏主任的委托,可能又是中央哪里的人情,推不掉。”

“我昨天过来,小李说油城还组织了抢修班,去雪城了?”

“今年冬季还是要烧煤,下乡比较多。京城南郊区的‘紫金科技’总装厂正在出货,政务院统一采购了一批定制的雪地两用车。现在都是下乡巡逻,还有运送物资。抢修班的人主要是去蜂窝煤厂,还有煤炉厂。保电保水保暖,应该压力不小。”

聊起此事的时候,房间里的人也是头大,因为今年元旦一上来,就是雪灾。

几十万人受灾,受灾的牲畜也达到了两千万头,十二月底到元旦,一口气冻死八万多牲畜。

东北这里的气象统计也非常不好,暴风雪来了几次是不假,但是从去年入秋到现在,总的降水量非常少,已经是建国后第三个少降水年。

根据他们以前翻年鉴查数据的经验,不出意外的话,会是个大旱年,旱灾是大概率事件。

甚至可以这么说,去年已经有了旱灾的苗头。

“沙食系”是典型的靠天吃饭超级企业,得亏有庞大的海外资产,否则这种情况持续个两三年,直接集体破产吧。

而且靳东风是知道的,通常这种极端气候出现,往往就是局部地区会出现截然相反的状况。

可能有些地方就是洪涝。

也就是人们嘴里常说的“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魏主任就是屁事多,老板帮他兜了几回底了?”

“都差不多的,互相帮助。”

牢骚话归牢骚话,倒也不是真的埋怨魏刚,实际上来了“沙食战略部”,他们才深刻地明白了为何魏刚这么叼。

因为这老头儿真的有那么叼……

叮铃铃!!

忽地,房间电话响了,这并不是酒店的座机,而是花瓣公司的无线座机,设置了内线,外部号码会直接屏蔽。

一般公司其实用不上,不过“沙食系”规模庞大,人头数太过夸张,所以花瓣公司和电信公司,专门为“沙食集团”设计了一套专用设备。

卫星通信虽然更保密,但也是看天的。

“喂?我是靳东风。好,是,我知道了。稍后我跟顾行长见个面。”

挂断电话之后,靳东风说道,“是老板。”

“怎么了?”

“让我运一个亿去雪城。”

“一个亿?!”

“对。”

“现在跟银行约了取钱,取一个亿?!”

“不是,老板放了一个亿在开发区别墅……”

“……”

“先运去雪城,然后再存在那里。”

黑水省“宇宙行”在过年之前,又将喜迎过亿存款……

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册那,这是要做啥?”

“招工啊。”

“……”

此时雪城的干群关系并不融洽,信任基础已经不能用薄弱来形容,基层干部的工作跟胡说八道没有区别。

能哄着骗着就行,过完年再说。

此时说有个大老板要招工,压根没人信,同时也比较嫌弃。

哪怕知道这个大老板是王爱红,也都是差不多的情绪。

这个不满情绪,算是一个总爆发,万幸也没有闹出什么群体事件来,也就只是有些怨愤和不甘。

不过随着这几个月的“大清洗”,对政务院来说工作排到了三年后,但对张老板而言,他的事情结束了。

圆满地画上了句号。

所以“沙食系”在东北的“人才库计划”,就不要偷偷摸摸、按部就班,也不需要王爱红跟这个那个吃饭喝酒混脸熟。

直接包圆了平推。 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一个亿现金,电视台直播,直接摆在人民广场的招聘会场。

雪城市政府的不满那就是个勾八,安保问题怎么搞定是警察局的事情,是银行的事情。

本地还有多少人想要“一夜暴富”,都可以来试试能不能劫了这趟张老板的“招工纲”。

还别说,消息放出去之后,全城轰动。

连来雪城看雪景的游客们都惊呆了,各种报纸杂志的抬头,上来就是“现金一亿,招贤纳才”。

画面冲击力很大,因为雪城、冰城、油城的媒体单位,都过去冰城开发区的别墅拍了照。

真他娘的是一个亿啊!

所有记者都没亲眼见过这么多钱。

堆在那里满满当当,明明不是闪闪发光的,就是情不自禁看得想要流泪。

大老板招工不好使?

说话不给力?

那大老板的老板出马,总好使,总给力了吧?

同时“熊猫大陆”上也是各种铺开盖地的报道,最后千言万语一句话——“浩南哥”牛逼!!

这操作,别说靳东风没见过,政务院的工作小组直接都麻了。

“张总,这样做会引起社会上的……”

“你在教我做事?”

在雪城市政府的接待宾馆内,张浩南守着一只酒精锅吃猪肉炖粉条,政务院的人其实一开始的想法,就是希望“沙食系”在灾情上发挥一下多年以来的威力。

毕竟论应急食品、保暖保温衣物,“沙食系”很有优势。

去年开春有个小灾,张老板一次性从隔壁虞山市采购了一万五千条羽绒被,连库存加现改,三天发货到蒙兀省。

效率高到爆炸,加班费也给到逆天,而且还是丁奎山带着物流班亲自一线生产监督,机器和仓库到小年夜都没有封。

虞山做羽绒服的老板一天赚几十万,爽得逆天。

当然大头还是张老板赚了去,救灾有免税政策,再加上正在试运行的“农机补贴”,现行办法不是补到农户,而是补到厂家,“吾家农机”就吃到了第一波红利。

就这么个优势,别人送礼认爹起码一年以上才能捞到。

呼噜~~

猛吸一口粉条,里面还加了酸菜,政务院的人原本是吃了饭的,看他这吃相,当时就馋了。

然后在张浩南的骂骂咧咧间,这帮“翰林”也跟着一起吃“猪肉炖粉条”。

不是新鲜猪肉,是去年在东北做的进山火腿测试品,跟两浙省吊汤的火腿不同,更像是“云腿”,直接吃也行。

肌理感非常棒,用的是“荷包猪”,而不是“大民猪”和“二民猪”,香型跟“云腿”截然不同,偏川式腊肉的风味。

当然政务院那帮人吃的就不是川式腊肉风味,测试的品种很多,有的用了花椒,有的没用;有的熏制过,有的没有……

“张总,这一个亿现金摆在人民广场,会引发本地社会……讨论的。”

“蒜给我一瓣。”

说话的人倒拿筷子,将手里的蒜扯了一瓣递给了张浩南。

“你们这帮书生懂个鸟?”

剥开蒜皮,张浩南一脸嘲讽,“想要让人起反应,动作不大怎么行?钱,就是婊子,越多就越骚,越骚就越有吸引力。动动脑子,我们会认为有人想要铤而走险,难道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吗?”

“……”

“现在要缓和干群关系,新上来的基层干部,得有说服力。什么叫说服力?钱就是说服力!我一个亿摆在人民广场,哪个干部去‘下岗工人安置委员会’说话不硬气?这笔钱,就摆在那里,谁会认为有人会挪用还是借去?几百万几千万双眼睛!”

喀嚓。

咬了一口蒜,抄起筷子又是嗦粉条,感觉是真带劲。

里头还有一截骨头,上面的瘦肉已经一丝一丝的,筷子戳一下就能戳一撮下来,塞嘴里口感绝妙不说,香味更是完美。

“记一下,跟育种中心的人说把‘荷包猪’也收了。”

“好的老板。”

正在打扑克的助理们放下牌,掏出PDA就记录好了内容。

随后张浩南接着道,“过完年,啤酒花种植基地规模扩两倍;然后黑水工程有个空压机项目,京城那边谈妥了,可以放在南郊区投产,样品在建康,回头你们帮我抓紧审一下。”

“张总,这个工作跟我们……”

“你他妈的吃老子猪肉还有粉条,让你们做点事情就叽叽歪歪推三阻四?”

“……”

“南郊区给我的住宅用地,我要做成员工住房,怎么宣传,你们搞定;怎么解释,也是你们搞定。一句话,雪城这里,我招个万把人不是问题。”

“全部?”

“你当我是什么?我只招万把人,需要一个亿而且还是现金?”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