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招摇撞骗
尉廨外,忽然响起刁丙的声音。
“郎君,县令发来公文。”
“等着。”薛白道,“不许任何人接近。”
“喏。”
杨国忠原本处于惊愣状态,不得不回过神来,想了想,他干脆解开腰带,掀开外袍,腰上的一团白肉当即往外弹。
之后,他掏出一个锦囊。
“怎能说是谎言?阿兄我也是一直挂着的,多少有些效用。”杨国忠面露讪然,赔笑道:“有些发热、发痒,总归是更能勃了些。”
薛白就笑笑,不说话,坐在那,随手拿起一卷公文漫不经心地翻着。
杨国忠站在那,像是来禀报事情的,但既当过唾壶,他也拉得下脸,带着讨好的语态问道:“李道长如何说的?”
“他说蜈蚣虽去头足、未必不带毒,甘遂更有毒,这几味药药性皆强,能刺激血气,如你所言,壮年男子带了发热,发痒。然而圣人已老迈,再刺激血气,能有效用几何?若是,再蚀破了皮……”
说着,薛白不由在想,李隆基真正让人失望的不是疲软,而是贪心。
一个六十六岁的老人妄想着恢复三十三岁的精力,不肯坦然面对衰败与死亡,懦弱而自私,如同他治理,无非已无力面对王朝百年积累的顽疾,却始终眷恋着权柄,为的是天下吗?
为的是那一根疲软的私欲而已。
“若圣人蚀破了皮。”薛白眼神渐冷,讥道:“阿兄与李道长,皆可去死了。”
杨国忠听得脸色煞白,道:“他一开始不是这般与我说的。”
“他一开始也未想到国舅将他引见给圣人。”
杨国忠敏锐地捕捉到了薛白话里“国舅”的称呼。
大家都是一心上进,指责王鉷、安禄山谋逆,无非是要踩着他们往上爬。
薛白这次为何回长安?为了杨銛死后留下的势力,为了与他争夺杨党,谋逆案只是双方交手的一个契机。他本想把王鉷、薛白一并除掉,结果反过来了,薛白借着除掉王鉷打压了他。
谋逆案的表象之下,其本质还是权力的分配。
“阿白听我说,当时是这样。”杨国忠把姿态放得更低,“阿兄忽然过世,本该是由你来主持局面,我们兄弟姐妹中,唯有你是最有能耐的,伱看,我凡事首先想到的就是写信问你。可当时情形就是杨家没了主心骨,李林甫、王鉷大肆排挤我们的人,我急啊,一边催你回来,一边把李遐周引见给圣人……”
薛白懒得听他这些废话,将手里的公文丢在桌上,叱道:“这就是你逼反王焊,使圣人颜面尽失的原因?!”
杨国忠吓得几乎跳起来,忙反问道:“圣人是这般说的?”
“圣人让你在家闭门歇息,你竟还敢披着这身紫袍招摇过市?”
“阿白,救我!”
“事已至此,谁能救得了你?!”
杨国忠竟是扑上前,跪在地上,抱着薛白的靴子,道:“我知道你气我,我不该提拔心腹,打压你举荐的人,我不该利用你查韦会案。但你我兄弟,有何过不去的?以后我万事听你的如何?”
“我救不了你。”
“阿白,你下一步要迁监察御史吧?我是御史中丞,可助你,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侍御史,半年内我们可连迁三转,两年内让你披上红袍,我一定要全力助你。对,还有你老师,他在陇右立功,当再往上迁两转才是。”
这些都是杨国忠来之前考虑过的条件,他打算拿出其中一两个来与薛白作利益交换,但没想到谈话方式变了,此时只能一股脑地全倒出来,极力争取薛白的支持。
“还有,王鉷这一去,留下了大量的官位,杜有邻可谋水陆转运使、元结可任盐铁转运使判官,如今我任太府少卿,只要再谋得户部与和籴之阙额,你我兄弟则可与李林甫抗衡,从此共享荣华……不止,阿白你有大志向,早晚可为宰执,乃至于易储。我们都得罪了太子,不是吗?对,我们的敌人是李林甫、安禄山、李亨,我们当齐心协力,救我!”
薛白脸色冷峻,道:“我若不出手,阿兄打算如何?”
杨国忠试探道:“李遐周真在阿白手上?”
“阿兄糊涂!这种时候让他离开,万一落在哥奴手上。”薛白道:“若非我派人藏住他,且看哥奴如何栽赃你。”
“是,是,我们求贵妃为我说情如何?我去联系大姐、八妹,你联络三妹,还有陈希烈,我们……”
“执迷不悟。”
薛白叱了一句,打断杨国忠的话,道:“看看哥奴是如何做的,原本是你设计对付王鉷,结果呢?哥奴让胡儿的死士助王焊杀入皇城,并将兴阳蜈蚣袋一事昭告天下,冲的是谁?”
“我?”
“你逼反王焊,献毒物于御前,使圣人沦为天下笑柄,犹不自知,连敌人是谁都分不清,处处提防我、陷害我?若还要牵扯贵妃,不如一死了之罢了!”
“不,不,不求贵妃,是不能求贵妃。还是阿白见事分明,果然是李林甫要害我,他知我与王鉷皆威胁到他相位,欲一箭双雕……如何是好?”
薛白捉住杨国忠的衣领,一把将他提起,道:“你死我活的局面,还问如何是好?”
“阿白,我们齐心协力吧。”
“好,你进宫向圣人禀明真相,你故意使任海川接近王焊,结果查到安禄山与王焊勾结造反。”
“我禀明真相也不会有用,反而那会得罪死李林甫的。”
“是否有用,我自有安排。哥奴现在就恨不得踩死你,你选,跪在他面前求饶,还是和我并肩作战。”
“你先让我见见李遐周。”
“不行。”
杨国忠道:“我必须先见过……”
“不。”薛白道,“条件就这样,你选。”
谈到这里,刁丙又在外面喊了一声,道:“县令来了!”
“薛郎可在?本县有紧要公务。”
“郎君正在会客,县令不宜进去。”
薛白遂打开了门迎出去。
贾季邻正被刁氏兄弟拦着,脸色郑重,略带些不悦,道:“薛郎累本县好等,京兆府有令,命你押王准到京兆府牢。”
说话间,杨国忠收起了兴阳蜈蚣袋,从尉廨走了出来。贾季邻见了那一袭紫袍,不由脸色一变,收起县令的官威,赔笑着行礼。
“下官见过国舅。”
杨国忠冷哼一声,不理会贾季邻,带着赔笑之意向薛白道:“阿白务必多顾念着兄弟情义,阿兄去备些川蜀的特产送到你府中。”
“阿兄好自为之吧。”
贾季邻只好把腰折得更低,恭送杨国忠离开,再抬头看向薛白,不由十分尴尬,难以面对这样一个下属。
薛白反而守官场规矩,接了文书,道:“我这就去押送王准。”
“好,好。”
贾季邻目送了薛白,揪着长须,叹息自语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在王焊谋反的当日,王准就在家中被拿到长安县牢了。
被拿下时他还在呼呼大睡,甚至入狱后还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因他始终认为自己不会有事。
牢门被打开来,他眯着眼看去,见来的是薛白,不由笑道:“好,来的是个聪明人,免得我费口舌了,我阿爷是被冤枉的,争权夺势的破事,你以为圣人不明白吗?”
“王焊也是冤枉的?”
王准气焰一滞,笑容反而更灿烂,道:“但我阿爷不知情,圣人离不开我阿爷,我现在给你一个雪中送炭的机会。”
薛白没把握住这个机会,只吩咐差役将王准押出来。
他有时挺羡慕他的,一辈子走鸡斗狗、荣华富贵,临死了,心里也不藏半点忧虑。
“走吧,送你一程。”
一行人到了京兆府牢,只见驸马王繇正在门外负手而立。
见薛白到了,王繇上前全礼相见,低声道:“薛郎两次出手助我报仇,大恩不言谢,我必铭记于心。”
“我秉公执法罢了。”薛白道,“往后若是驸马犯了大唐律,我也必铁面无私,绝不姑息。”
与大唐这些皇子驸马们走得太近显然没有好处,他一句话又拉开了两人的距离。
王繇反而显出更佩服他的态度,继续恭维。
其后,他才走向王准,凑近了,道:“善恶有报,我为阿会报仇了。”
“呸!”
王准依旧嚣张,一口浓痰啐在王繇脸上,哈哈大笑。
“废物、懦夫!待我洗清冤屈,我尻死你养的那些外室……”
“死吧!”
王繇本是风度翩翩,此时终于被激怒,一把捉住王准的头发,竟是亲自将他往牢里拖。
薛白分明见了这一幕,却不阻止,只站在那抬头看着天。
牢内火光昏暗,有人正倚墙而躺,脸色苍白。
“洗清冤屈?”王繇抬手便给了王准一巴掌,将他的头摁在栅栏上,“看清楚,你还有洗清冤屈的机会吗?”
“阿爷!”
“哭?没你阿爷了,你就只会哭?”
王繇不再保持着衣冠世族的风范,抢过绳索,亲手挂在王准脖子上用力勒着。
他感受着王准的挣扎,享受着这复仇的快意。
……
长安城外,黄土塬,老凉、姜亥各点了三支香线,对着一片无碑的坟包祭拜着。
“兄弟们跟着使君到长安,是为了讨公道。如今,王鉷死了,公道讨了。”
老凉说罢,将香线插在土中,久久不语。
他几乎都已经忘了,他们这些老卒最开始与皇甫惟明入京,是因为王鉷向他们战死的同袍们追缴租庸调,逼得无数人家破人亡,他们想作个证。
谁曾想,入京不到一年,数十人就只剩下他与姜亥,长安城的夜里有巨兽,比战场吃人的速度还快。
近四年间经历的全是阴谋算计,他真的都快忘了最初是来做什么的。
王鉷死了,但竟不是因其迫害苍生的恶罪,反而是死在迫害之下。
天还未变。
老凉抬头看了一眼天色,道:“不早了,走吧。”
“阿兄,我走了,早晚把你的仇也报了。”
姜亥起身,吹了一声口哨,在树林中歇息的一群汉子便驱马赶来。
他们都还是无名之辈,这次做的事也不难,权当历练。但他们知道自己是在为某一位皇孙效力,心里隐隐期盼着有朝一日让家乡人听到自己的名字。
都是些稀松平常的贱名,比如胡来水、乔二娃、赵余粮之类。
马蹄东去,他们将再次蛰伏于陆浑山庄。
……
薛白还在看着天空,王繇走了出来,再次致谢道:“多谢薛郎。”
“不必谢,是右相让我押人过来,往后我们可能会因此有些麻烦。”
王繇一愣。
薛白道:“不介意我检查一下?”
他这才转进牢中,只见王准已经被挂在一间牢房里了,与韦会死的场景别无二致。
再拿火把凑近看王鉷的尸体,这位权倾朝野的重臣已经被毒死了大半天了,眼神中还带着不甘,像是在等圣人收回成命。
毕竟他身兼二十余职,极得圣人宠信,连兄弟谋反,圣人都想要原谅他。
当今圣人,最念旧情了。
~~
兴庆宫,南薰殿。
“圣人。”
范女轻唤了一声,因披帛被脱下而羞赧地低下头。
她很会穿衣服,披帛内是一件漂亮的裹胸,双臂紧紧夹着,抱在身前,身子因紧张而摇晃。
“都陪朕这么久了,怎还如此紧张?打开,朕闻闻。”
“奴家不好意思。”
相比于宫中别的嫔妃,范女出身低贱,长年在教坊被欺负,若非薛白整顿她根本没有出头的机会,因此格外楚楚可怜。
偏是可怜中又带着狐媚,想来比起清冷的江采萍、悍妒的杨玉环,她更能彰显君王的强大。
李隆基将脸埋下,深深吸了一口气,范女颤抖起来,像是一个凡人被仙人吸走了魂魄。
“圣人,我不行了……”
李隆基如今挂兴阳蜈蚣袋还未满二十一日,此时并不打算采战,不过是稍稍温情。此时殿外便有脚步声传来,之后是细碎的说话声。
“何事?”
高力士小心翼翼地入了殿,禀道:“圣人,吴怀实回来了。”
“李道长到了?请他到勤政楼。”
“圣人恕罪,出了一些事。”
高力士不知该如何解释,干脆招吴怀实上前,命他将事情经过仔细说来。
待听到李遐周留下的最后四句谶语,李隆基忽然发怒,叱道:“够了!”
“圣人恕罪。”
“当朕看不出吗?!”
李隆基是英睿天子,不需要凭证,仅凭直觉便能猜到事情真相,冷声道:“李遐周果然是招摇撞骗,眼看败露,寻一理由遁去罢了,世人看不顺眼胡儿,多有诋毁,李遐周便以他为借口。”
“圣人英明,老奴竟被李遐周这障眼法哄住。”
殿内也无旁人,都是贴身侍候的宦官,李隆基遂解掉胯下的兴阳蜈蚣袋,狠狠掷在地上。
这一刻,他料事清醒、决择果断、取舍分明,仿佛回到了年轻之时。
高力士问道:“李遐周如此欺君罔上,是否缉捕?”
“传朕……不。”
李隆基很快就犹豫了。
他一世英明,不希望到老了成为一个笑柄。一旦缉捕李遐周,所有人都会想到王焊那些言语,知道圣人挂了兴阳蜈蚣袋,知道兴阳蜈蚣袋没用。
“不。”
不能缉捕李遐周,反而该把消息压住。
李隆基忽然恼火起来,他早在王焊案发生之时就叮嘱李林甫了,务必平息事态,不可声张。结果呢?有人于牢中灭口邢縡,今日还起了波澜。
显然,有人在与圣意对着干,一定要把谋反罪落到安禄山头上,不惜搅动舆情。
谁?
李亨?
永远都是先怀疑过太子,他才开始思忖着事情的来龙去脉,比如薛白就一直死咬安禄山,但那只是个意气用事、心直口快的少年,没有实力布局。
没思忖多久,对李亨、王忠嗣的忌惮再次浮起来,他竟是后悔没有完全罢了王忠嗣的兵权……
高力士目光瞥去,见李隆基眼神中阴晴不定,不知是在想什么。
近年来,连他都觉得圣心难测,渐渐猜不透这位帝王的心思。
“圣人?圣人?”
李隆基回过神来,淡淡点了点头,道:“李遐周,走了便走了。朕堂堂天子,岂与一介术士追究?此事不得声张,都退下。”
“遵旨。”
李隆基闭上眼,消解着心中的失望,对那阴谋诡谲的朝政愈发感到厌烦。
他转过屏风,只见范女正抱着被子坐在那,很乖巧的模样,而他却颓然在御榻上坐了下来。
“圣人又在为国事烦忧了吗?”范女问道。
“是啊。”李隆基问道:“你觉得,朕老了吗?”
范女有些呆,应道:“奴家不知圣人多大年岁了,看着比我阿爷年轻许多。”
她是平民出身,果然不太会说话,李隆基有些不悦,道:“你阿爷多大了?”
“他若在世,该有四十了。”范女实话实说。
李隆基不由心情好了许多,笑道:“朕也该赏你一个名份了。”
“奴家……不敢要名份,奴家想……”
“想要什么,只管提。”
“那……奴家是独女,圣人能否……赐奴家一个孩子?”范女怯生生地问道。
李隆基竟是愣住了,许久,搂过范女,聊了些真心话,沉吟道:“朕六十又六了,你实话与朕说,你觉得朕还能生?”
“嗯。”
“……”
说着话,到最后,李隆基笑了笑,拍了拍范女的背,道:“替朕去把外面的那个锦囊捡回来。”
“是。”
范女光脚走在厚厚的地毯上,绕到屏风后,捂着心口,俯身将那锦囊捡起。
没有人能看到,她眼睛里的单纯神色褪去,目光中满是野心,嘴唇扬起的笑容则是带着狡黠与自得。
~~
“你觉得这有用?”
杨国忠将手里的兴阳蜈蚣袋甩在地上,向妻子裴柔喝道:“是你说有用,我才献给圣人的!”
“奴家又没骗你。”裴柔上前,抚摸着杨国忠的紫色官袍,道:“你自己不知道吗?”
“那是我本钱雄厚,可圣人都六十六了。”
杨国忠颓然坐下,挠着头皮,道:“我怕是完了,逼反王焊,李遐周还落在薛白手上,我的命根子被人握住了。”
“怕什么?他们握不住你的。”裴柔道:“圣人又不是不知道你没有才能,能对你有多生气。只要薛白不把李遐周交出去就好,不然你请他到家中来,我替你劝劝他。”
“妇人之见。”
杨国忠懒得再与家中蠢妇多说,自转回大堂上。
他已派人打听李遐周的去向,此时正在等消息,以确定薛白不是诓他的。
眼下他有两个选择,若李遐周在薛白手里,薛白可能置他于死地,那他就只能任薛白拿捏着,攻讦安禄山,与李林甫也正式翻脸;但若李遐周已经远走高飞了,向李林甫伏低作小,学陈希烈一般慢慢熬,才是更稳当的。
好一会儿,才有仆役赶了回来,禀道:“阿郎,打听到了,如今崇业坊里全都在传。李真人分明是自己离开的,还留下了一首诗……”
“自己走的?”
杨国忠不由犹疑起来,怀疑薛白是在诈他,否则完全可以证明给他看。
“去,去右相府……不。”
走了几步,杨国忠却又停下了脚步,眼神闪烁。
他忽然想起来,他背叛了薛白一次,万一这次是薛白的考验,那一步踏错,可就万劫不复。
“再把那首破诗给我念一遍……”
~~
崇业坊,丰味楼,一间暗室里,李遐周见有人进来,不由抚须叹道:“薛郎作诗的水准,让贫道大为失望啊。”
“我觉得在谶语里算不错了。”
“谶语。”李遐周喃喃道,“薛郎是确信安禄山会造反,还是出于某种原因要陷害他?”
“道长觉得呢?”
李遐周掐指一算,缓缓道:“不错,安禄山定然是要造反,就在右相死后三年之内。”
“道长算到的?还是信口胡说的?”
“信或不信,薛郎自便。”
薛白道:“我在等消息,若杨国忠不听我的话,我便要毁了他,道长可愿意为我作证?”
“薛郎何必执着?”李遐周道:“贫道方才已然算过了,安禄山必然叛乱,‘渔阳鼙鼓过潼关,此日君王幸剑山’,此谶语确实会应验,此为天命,天命不可违。”
薛白竟是被他逗笑了。
“道长用我写的诗,说是天命,劝我罢手?”
“不错。”
“道长是妙人。”
李遐周抚须道:“安知不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薛白摇摇头,懒得再与这招摇撞骗的家伙一般见识。
他前世在潼关做事,偶尔也到西安来,因此听说过一些小故事,比如含光路那一带就有解说讲唐代有个道士预言了安史之乱,在墙上题了一首诗,好像是“燕市人皆去,函关马不归”之类。
薛白不信这些,知道是后人写了诗,套用在天宝年间的道士身上,以此来表现唐玄宗的不听劝罢了。哪有真的预言?
但这小故事却让他灵机一动,在决定拿下李遐周来控制杨国忠之时,又多布置了一点。他逼李遐周在铜钟上写了一首诗,给整件事添了神话色色彩,并让人穿上李遐周的衣服,配合着在屋檐上装神弄鬼吸引视线。
全都是他一手安排的,岂还能被这骗子骗了?
李遐周看着薛白笃定的眼,竟还在笑。
“薛郎一定是在想‘我写的诗,当然不可能是这臭老道的谶语’,但那诗也许冥冥之中真是贫道要作的谶语呢?”
“我算是明白了,装神弄鬼最大的技巧就是脸皮厚。”
“天命难违啊。”
此时,消息也回来了,薛白不再与李遐周多言,起身,出了这间密室。
只见是达奚盈盈亲自过来了。
“阿郎,杨国忠入宫了。”
“他做了对的选择。”
果然不出薛白所料,如此一来,朝堂上新的格局也就形成了,一个更像薛党的新杨党,以及一个腐朽的右相府。
“可以放出风声给陈玄礼了,这是为他儿子报仇的机会。”
“喏。”
“把李遐周送到洛阳,这里暂时不需要他了。”
薛白如此吩咐道,不再理会这个招摇撞骗的假道士。
他不信天命,只信事在人为……
这章有个小彩蛋,查到的话我觉得蛮有意思,但不管它的话,也不影响故事情节~~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