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陶谦之后被州人推举为徐州牧,若说内心,不可谓不欣喜若狂。另外一边平心而论,当时仅有刘备举兵相助,这偌大徐州不给刘备,难道要留给陶谦的孩子吗?
只是刘备被举做徐州牧后才知晓州中事宜的困难,这一切的困难还是来源于曹操的徐州大屠杀。
当年陶谦从下邳至兖州泰山郡,击破曹军后再攻向任城国,曹操率军自定陶向任城国迎击,大胜;陶谦败退至徐州彭城,曹操追击,再大胜;陶谦败还东海郯城,守城,曹操久攻不下,遂放兵攻打下邳国取虑、夏丘、雎陵等地,兵马沿途过境,百姓竞相屠戮,尸骸遍野,泗水为之断流。
可不是泗水为之断流,前前后后数场战役全部都在泗水上游下游附近,随后纵兵大略的诸县又都在淮水沿岸泗水近畿。
尽管最后曹军因兵粮耗尽、吕布偷袭而还师兖州,但此战使徐州大伤,不是大伤元气,是没了元气。
饥荒、瘟疫,战败后的阵痛,持续伤害着徐州吏民,也使刘备忧虑。
饥荒尚且是人力可以救助,但瘟疫的流行却无论如何都止不住,是以此后数年间徐州各郡城城常悬缟素,淮泗之间数县城野无人,疫情顺流向西南荆、扬扩散。【】
这样的徐州,拿什么来阻挡袁术的兵马?
袁术自九江发兵向下邳,刘备不敢入瘟疫横行的下邳,下邳遂破,袁术再进东海,刘备不能敌,遂避难广陵,广陵糜竺资以家财助刘备,据广陵城池以守备。短短十余日,袁术的军队除了在广陵外几乎没遇到什么阻挡,便占领了徐州大半,令他为之雀跃。
不过,旬月之间,袁术的军队四成军士都感染了伤寒,尽管取下大半徐州,却令袁术震惊不已。
他才刚向青州的袁绍寄信嘲笑他的短视啊!
袁绍听说刘备败得这么快,不禁惊慌不已(欣喜若狂),当即命早已陈兵边境的部将韩猛、蒋奇等自齐国向南发兵,占琅琊国举助徐州平贼寇的旗号进而南下东海,与袁术军主力作战。
而另一方面,州府从事满宠先前领兵停驻在泰山,但担忧徐州的瘟疫因而并不发兵入徐,此时战事将近,军士又带回彭城国没太多瘟疫危险的消息,遂领兵进驻彭城。只是满宠做事情要比袁绍好得多,他只是进入彭城看着他们争斗,大开城门迎接百姓避难罢了。
只是对固守广陵的刘备来说,正是袁绍这个时候率军南下才令刘备感到前途灰暗,袁术军已经害了瘟疫,至多再拖延十天半月他必定会撤军,反倒是打着前来助战的袁绍军,助战就助战,过境琅琊便任命个琅琊相,难道是怕人不知道你们有图谋徐州的心吗?
袁术的兵马被袁绍军摧枯拉朽地击败,退至广陵再与刘备战,刘备部下关羽率军出城迎敌,以寡军冲大众,袁术任命的广陵太守、督军中郎将吴景兵马为关羽所乱,一战败退,奔逃三里,关羽斩其首而还。
是役,刘备军收降四千余众。
袁术军本就遭受瘟疫侵害,后又于北方为袁绍所攻,攻战皆败,士气披靡。逃遁至广陵本以为失去徐州大半的刘备软弱可欺,谁知先锋吴景被击败暂且不说,连人都被备将自阵中斩杀,士气更是一泻千里,一晚上跑没了八个曲,袁术哪里还有心思打仗,只得满心忧愤地下令全军离开徐州,回还寿春。
离开徐州的袁术策马立在淮水河畔向北眺望,虚着眼睛满面尽是不甘,忽然在三伏天里捂着口鼻重重地咳了几声,面色发红却不以为意,摆手对左右传令道:“还师徐州,来年再于本初说道徐州!”
只是威风半世的袁公路终究没机会来年再和袁绍争雄徐州了,军阵回还途中,大败的忧愤与身体潜伏的疫病便拖垮了他的身子,病倒在马背上。回到寿春不几日,便带着满心的不甘撒手人寰。
在扬州之地势力庞大的袁氏,也近乎在一日间土崩瓦解,过去是贼寇的,卷了钱财兵马再度下野做贼寇;过去是太守的,派使者勾连各地;过去是将军的,调兵遣将占领城邑。
孙氏,也近乎一夜之间暴起,江东各地接连易旗,转眼便收纳半个扬州!
只是这些事情大多与刘备没有关系了,他的敌人好似潮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刚听到袁术在病榻上的死讯,转眼广陵又迎来袁绍的兵马。
徐州,他保不住了。
袁绍并未急于进攻,而是驻军在广陵郡最北端的海西县,远远看着广陵郡的刘备军如何被瘟疫击溃。袁绍不知道袁术的军队是怎么感染上瘟疫的,但一定和徐州的百姓脱不了干系,因而他不让部将与各地百姓接触,兵马缩在海西军粮都靠青州战船运过来,唯独在饮水一事上有些草率,却也是没办法的事。
所幸海西并未有瘟疫的出现,海西有一条小河,并非淮水与泗水,上游在郁州山入海口,水源干净,所以袁绍虽然不知晓是怎么回事,但他的运气足够好,士卒并未感染瘟疫。
刘备则不一样,原本快要在徐州绝迹的瘟疫又因战祸侵扰,并随着各地兵马的移动而带到各个地方,如今只有广陵与东海诸地没有遭受瘟疫,广陵近畿的百姓更是纷纷向刘备所在广陵避难,只是流民一来,问题便大了去。
粮食不够吃、流民带着疫病,时间一长不要说广陵能不能阻挡袁绍,就是他们自己谁又能挡得住瘟疫?
别无他法之下,刘备召集了亲信的部将与那些愿意跟随他的官吏幕僚才学之士,议定打开广陵各县的粮草,交由百姓自行取用,让他们分散各地不要聚在一处,以防瘟疫来回移窜。
除此之外,刘备又向袁绍写了封书信,希望他能善待徐州百姓。做完这些,刘备才带着部下所剩的几千精锐军卒乘船一路向西,投奔荆州牧刘表去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