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晋末凶兽> 第二百七十章 烈火燃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七十章 烈火燃烧

东莞县是石韬的根基所在,而作为东莞郡最北端的临朐,则是对抗齐王的前沿阵地,只有守住临朐,他的根基才会更加稳妥,除了一百郡兵以及刘胤刚刚招募的两百部曲,石韬还打算在临朐安置五百民团,并以临朐为中心,建立屯田区;

另外,石崇已经将驻扎在开阳的五百牙门军召回了下邳,为了构建以东莞县为轴心的南北防御阵地,石韬除了打算在临朐屯田养兵,还打算以沂南为中心建立屯田区,并与东莞县形成互为掎角之势;

至于东莞以西的蒙阴,及沂源等县,因为与兖州相邻,所以石韬只打算在此屯田,而暂不考虑布置兵力;

最后,东莞县以东,属青州地界,自然不可能屯田,石韬只能将自己最精锐的三百部曲安置在此,加上五百庄丁,防御力也不算差;

至于石勒及他手下的两百胡兵,则会游离于青州和东莞之间,既可充当耳目,又能随时支援东莞,算是一支机动力量。

不出石韬所料,石勒与司马颖的第一次接触还算融洽,司马颖不但收下石韬的礼物,甚至回赠了二十匹上等东湖马,其价值甚至超过石勒带去的礼物,至于石勒提出用酒水换取战马的提议,司马颖却没有明确表示。

得到消息的石韬,感到十分有趣,司马颖不但收了他的礼物,而且还回以重礼,对交易之事却不置一词,但石韬并未放弃,而是耐心等待时机。

生意虽然没有谈成,但也不是全无收获,二十匹东湖马还是其次,石勒果然没有让他失望,去一趟邺城,便招募了上百名精于骑射的胡人回来,其中包括鲜卑、羌人、氐人,甚至还有几名匈奴人,对此石韬并无异议,却任由他以自己方式去调教新收的那群小弟。

石方按部就班的训练着三百部曲,如今虽然只有两百不到的战马,用于训练,却是足够了;

石勒则仍像过去那般,一面干着斥候的勾当,一面调教其手下胡儿,且整天一副劲头十足的样子,唯一让他不爽的是,他手下这些人虽精于骑射,却只有二十来匹战马,为此,他不知在石韬耳边念叨了多少遍,却每次都只得到石韬一句“再等等”的回答。

第三批酒水已经运往洛阳,如同石韬一早判断的那样,天价酒水的风头很快过去,尊享的销量不断下滑,而花开富贵的销量也基本保持不增不减的局面,反倒是益寿延年的销量突飞猛涨;

益寿延年的销量猛增,一方面是因为石家酒水的名气开始向天下各地扩散,尤其北地,高度烈酒在北地受欢迎的程度根本无法想象,这还是夏秋交替的时节,若到了冬季,石家烈酒,完全可以当做御寒之物;

益寿延年销量猛增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分级代理”这一营销模式的推行;

所谓分级代理,便是以酒水商户每次购进酒水的多寡而分为不同的等级,一级代理商最高可获得四成返利,二级代理商可获得三成返利,三级代理商可获得两成返利,以此类推……

流通到消费者手中的酒水,价格依然是千钱每坛,但代理商们却可根据自身实力的大小,获得不同的利润,全国统一的价格,而代理商们也能得到稳定的收入,酒水的销售,自然如蛛网般向四周快速扩散。

表面上看,石韬整整损失了四成利润,实际则不然,一坛酒的成本不过数十钱,有了各级代理商,石韬便不用操心各地的买卖,只一门心思的负责酿造,同时酿出的酒水不用积压,可以全部分摊到各级代理商那里,资金回笼的速度以及销量却是成倍的提高,

售卖酒水之事,石韬全都交给石福以及王旷等监事会成员去打理;

安置流民则由李子游和羊玄道二人负责;

练兵由石方、石勒等人操持;

盘尼西林的提纯,以及玻璃工艺的改进,却是郑隐以及葛道士的事,而郑隐的一众道友也带着盘尼西林前往各地进行宣传与推广;

古河、梦大锤除了琢磨板甲的打造,还要配合翻车师傅们改进水力锻机。

身为灵魂人物的石韬,似乎比谁都清闲,他每日只到各处转转,顺带给打工仔们打打鸡血、提提建议,却很少专注于某一件事,这期间,他甚至抽空去了趟彭城,与羊献容偷偷幽会。

转眼到了秋收时节;

石韬年初从土著手中换来的四万亩土地,产量竟然超过了十五万担,也即是说,采用精耕之法的四万亩土地,亩产几乎接近四担,而之后得来的五万亩土地,加上乌家充公的一万五千亩,共计六万五千亩土地,也不过收到九万担粮食;

倒不是说其他县的土著用下等田地来糊弄石韬,因为无论前面的四万亩,还是后面换到的五万亩,上中下三等田地全都按照一定比例来计算的,更何况石家父子到东莞不过一年,却已砍下好几颗大户的脑袋,石韬相信,没人会做这等蠢事;

如今石韬几乎可以断言,在没有工业化肥和高产良种的情况下,仅仅只改变耕作、施肥、以及灌溉方式,便能将这时的亩产量提高一倍不止,能有如此可喜的成果,石韬更有信心将种田事业继续发展下去。

从自己的土地上获得二十四万担粮食,石韬并不满足,今年东莞全境的税赋都归他所有,他甚至打算即使是少收那么一两成,也要将全部的税赋,折算成为粮食;

让石韬颇感意外的是,今年收税的过程竟出奇的顺利,东莞、沂南、临朐、蒙阴、东安六县的税赋,共收取五十四万担粮食,这其中包括各县官吏的公费,但石韬对粮食的渴望,几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各县收来的粮食,被他统统收入郡守府的府库,而他却将各县的公费折算成铜钱,然后发还到各县手中,至于各县官吏们吃饭的问题,却不在他的考虑范畴。

石韬算了一笔账,现在他手里一共有七十八万担粮食,就算每人每年消耗四担粮食,也足够维持二十万人的吃饭问题;

当然,这时缺少肉类及其它高热类食物,若没有肉类及其它食物的补充,一个成年人每年恐怕能吃下十担以上的粮食,不过石韬并非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早在春耕过后,他便命人四处收罗家禽、牲畜的幼崽,眼下已到出栏的时节了,而且等秋收结束,他还会将养殖事业继续铺开。

想当初刚来东莞那会,真可谓一穷二白,这才过了一年,自己的山头竟有如此规模,尤其是见到满仓的粮食,石韬心中仿佛有一团烈火在燃烧……

bq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